第 17 章

《给开国皇帝直播祸国之君[历史直播]]》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这个李亨,跟李二倒是一样好运。”李建成回想起自己这些年企图打压李世民的事件,还真是没有一件事成功了,毒酒毒不死他,烈马没摔死他,诬陷没成功,就连太白经天也没处死他!李世民怎么就命这么好!

还有自己这个爹,可不就是把自己抬起来跟李世民对着干,不选自己,他还有其他儿子能用吗?

——

李林甫闻言冷汗淋漓,自己今晚怎么就想不开要来华清宫!他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从未后悔,后悔又怎么样呢?自己不像宋璟、张九龄那样文采飞扬,按照以前皇帝的习惯根本入不了他的眼。

没有文采又怎么样!那些文人瞧不起他又怎么样!

他照样出人头地了,这些所谓清高的文人还不是要来讨好自己!

讨好宁王和武惠妃入了皇帝的眼,渐渐摸透了皇帝的心思,顺着皇帝的心思去打压太子,去敛财,顺便勾结朝臣打压异己。儿子也问过他将来怎么办?

怎么办?

李林甫自己也不知道。

朝堂上看不顺眼自己的多了去了,朝野外,天下人厌恶自己的也不少,他就是李隆基身边的一条狗罢了。后世怪他就怪吧,反正自己也算换一种方式“名垂青史”。

李林甫这时也想起了杜甫是什么人。

天宝六载,圣人要广纳贤才,于是阻止了一场考试,他不过是担心这些乡野之民乱说,便让他们都落榜了,然后告诉圣人“野无遗贤”——天下所有有才能的人都在朝堂为国尽忠。

杜甫有些小名气,《饮中八仙歌》写得好,干谒过不少达官贵人。那一次,他也一定落榜了。

【值得一提的事,王忠嗣曾经带兵帮安禄山修建军事驻地,发现了安禄山有不轨之心,然而李隆基一笑置之。张九龄也说过安禄山必反,李隆基也没有听过。】

【为什么李隆基一定坚持威胁自己的是宫廷政变,极力打压太子,而对边将领兵完全放任,这就要把目光往前拉伸一百年,找到唐朝君王终生恐惧防患宫廷政变而放任外祸的源头——武德九年,六月,庚申,玄武门之变。】

武德九年,六月,庚申,那岂不是今天!李世民摩挲着天音的话,也就是说,李隆基放任边将,专注给太子找麻烦,根源在自己?!

“殿下,天幕,天幕!”李世民身边的禁军指着天幕,像是见了鬼一样哆嗦。

众人看去,天幕上的人跟他们长得一样,也在玄武门,也在发动政变。

“勿要慌乱!”李世民沉着道:“天幕乃神明之物,你我出现在上面就像是人在照镜子一般。”

【战功赫赫的嫡次子,发动政变,将嫡长子一刀砍了,最后嫡次子成功上位,开创盛世。在后世看来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政变,不就是能者居之吗?能产生这样大的影响?】

【要知道,后世对于玄武门之变如此宽容,正是因为嫡次子李世民太强了,大唐立国靠他,大唐站稳脚跟靠他,大唐步入盛世靠他!他的功绩与秦皇汉武比肩!对于华夏这个民族而言,秦皇塑形,汉武铸骨,唐宗扬威!唐太宗李世民做到了帝王职业的巅峰,文治武功,彪炳千秋!李世民之前,形容治世都是上古帝王尧舜禹,李世民之后,形容治世都是贞观!】

嬴政丝毫不怀疑天音所说的“秦皇”不是自己!上天认可自己的功绩,没有比这个还让他激动的消息了。

——

李世民听到天音夸赞他面上悲喜交加。如果不知道李隆基还好,他一定会高兴得飞起来,但现在他却觉得,越是夸赞,越是要出大问题!

但跟着秦王的禁军已经难以掩饰眼神中对功绩的狂热!他们没有做错!即使射杀的储君,上天也会宽恕他们的罪行!因为秦王是千古明君,跟着秦王的他们是正义的一方!

李建成无视李元吉的愤恨,他认命了。

上天给了他嫡长子的身份,却没有给他相应的才能。或许他不是无能,而是他遇上了李世民。正如上天所说,后世提及李世民不是他残杀兄弟的污点,而是贞观之治的辉煌。

【李世民不是第一个杀兄宰弟,逼君退位的人,伦理道德的沦丧也不是从李世民开始的,如果硬要追溯源头,那么就需要回顾汉亡后持续三百年的乱世——魏晋南北朝,一个皇帝权威彻底跌落神坛,君权神授成为泡影的时代;一个伦理、道德、礼仪全面崩溃,人性至黑至恶不加掩饰的时代,如果一定要选择一个代表,那么我想,是从司马懿把洛水之誓当放屁,司马昭当街刺杀君主开始的。】

刘邦恍惚听到汉亡,朝萧何道:“这汉之后的朝代竟然是‘魏晋南北’,谁起的名,跟没读过几本书似的。”

萧何本想顺着他的话点头,但仔细一想,这四个字单独拆开也可以当国名,“会不会是大汉被四个人所灭?所以才有了怎么个名字?”

是那些异姓王?还是谁?刘邦沉默不语。

——

嬴政皱着眉头看向天幕中,一个二十岁模样的少年,被长矛贯穿胸口。天音说这个少年,是皇帝!一个帝王,竟然是这样的死法!后世的人都做了什么!

帝王应该有帝王的死法,就算是被权臣杀死,也应该在深宫中,毒死,缢死都行,而不是在大街上被一剑刺死!

李斯心道真是人心不古,帝王是神秘的,庶民黔首要仰望帝王,竟然被当街杀死,那岂不正是天音所说的,道德伦理沦丧!所以还是要严刑峻法,对朝臣和黔首都要如此!

【但是李世民开了一个相当恶劣的头!】

【君主,能者居之,管你正统不正统,管你德行不德行,只要做得好,一样能名垂青史!如果在魏晋以前,你说这样的话,那一定是要被写在史书上翻来覆去地骂!】

【枭雄曹操的功劳够不够大?统一北方,驱逐异族,他敢不敢当着朝臣的面说篡汉?曹操如果没有取汉而代之的心狗都不信,可他不敢!他就算是号令天下都打着刘家皇帝的名头!他到死都不敢说自己不是汉臣!】

曹操听到天幕当着众人把他的心思毫无保留地说了出来,又是羞愧又是气氛。刘氏无能,可他怎么敢学王莽?王莽的下场就像梦魇一样挥之不去。

荀彧愤然道:“天音所言,不知明公以为真假?”

夏侯渊见曹操为难,出言道:“天子无能节制诸侯,导致民不聊生,群雄并起,若不是主公,天子能安然无恙?若不是主公,他能有天子之威?当今天子既无军功,又无大才,取而代之有何不可?何况天音也说了主公功劳足够!”

曹操默然,荀彧拂袖而去。

【春秋崔杼弑其君,你崔杼权倾齐国又如何!你连杀三位史官又如何!一样被后世唾弃!扶苏身为人子,始皇帝一道圣旨就能让他心甘情愿去自尽,毫无反抗的想法,甚至不会去思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