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章

《给开国皇帝直播祸国之君[历史直播]]》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李隆基要的是一个能帮自己干脏活累活,能迎合自己喜好的‘盛世宰相’,李林甫成了玄宗朝执政时间最长的宰相,但不得不承认,他的办事能力很强,尤其善于揣测人心,就连安禄山见到他都瑟瑟发抖,生怕说错话。在这个时候,朝堂前有李林甫后有杨国忠,东北边疆有安禄山,西北边疆有王忠嗣、哥舒翰、高仙芝等,他们相互牵制,相互打压,但谁也制服不了谁。】

【李林甫打压政敌,开始重用蕃将,也满足了李隆基对开疆拓土的欲望;搞出‘野无贤遗’的事,从此朝堂之中遍布的都是李林甫的人,李林甫是李隆基的人,所以李隆基通过控制李林甫实现对朝廷的把持。李隆基想要什么想做什么,都不再费心费力,欲望的盒子一旦打开就再也关不上了。】

【但是李林甫已经不能满足李隆基的需要了,李隆基需要钱财,有了钱财才能收买李唐宗室,才能去开疆拓土。于是,杨国忠进入了李隆基的视线。可以说杨国忠的崛起源自于他本人的敛财能力,跟杨玉环关系不大。】

【史书说李林甫‘养成天下之乱’,杨国忠‘终成其乱’。】

【李隆基也是相当凉薄,李林甫给他干了十六年脏活,为了给杨国忠政治威信,他命人劈开李林甫的棺木,剥下象征荣宠的紫金朝服和口中珠玉,再以庶人之礼下葬。以至于被李林甫陷害的人都在说‘冤枉’】

年迈的李林甫听到李隆基凉薄没有半点诧异,他侍奉的主子本来就是这个样子,从未变过。以前对张九龄、宋璟、姚崇礼遇有加也是因为他们有用。但也没有想到自己的身后事如此屈辱!

当了十六年的狗,连最后的体面也不给吗?

他不敢看李隆基,李隆基也不好看他。

【杨国忠给李隆基搞了大量的钱财,李隆基太像学他的曾祖父李世民了,一个劲地开疆拓土,仅仅是天宝十年,帝国打了三场大仗,场场惨败!】

李世民脸色煞白,此时他宁愿自己愚蠢无能一点,也不愿意子孙学自己!他每次打仗都赢,那是从乱世里练出来的,这个李隆基从小就是皇孙,锦衣玉食,怎么能跟自己比!

李隆基一边擦汗一边听着天音对自己的嘲讽,这什么时候是个头啊!他还得去处理后续之事!

【第一场仗,征讨南诏。南诏本无意与唐朝开战,谢罪书还没有送到长安,杨国忠为了一己之私拦截了谢罪书。杨国忠的执政手段相当残暴,为了学李林甫,他也需要军方的支持,但北方是皇帝重点关注对象,他无法下手,只有西南。剑南正好是他的地盘,因为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是杨国忠的心腹。结果这场仗八万唐军全军覆没,还打败了!杨国忠竟然恬不知耻给鲜于仲通请功!】

【第二场仗,安禄山讨伐契丹。为了迎合李隆基的喜好和军功,安禄山带领六万大军攻打契丹,六万大军几乎伤亡殆尽!】

【第三场仗,怛罗斯之战。高仙芝带领三万安西军重创大食军队,但是被唐朝盟友暗算而惨败,最后只有数千人侥幸脱险。横扫小勃律、一战平石国的‘山地之王’高仙芝名誉扫地!】

【唐军的命也是命啊!】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李世民再次对着天幕破口大骂,“不肖子,为了军功如此不爱惜民力!不会治国就赶紧吃点药驾崩!李亨庸弱都比你刚愎自用来得好!”他生来富贵,饱读诗书,很少有如此失态的时候,但在场的人除了李元吉都觉得骂得好!这种废物留着干什么!

这边的李隆基脸色越来越不白,除了跪在天幕前重复地说“我有罪”之外什么也说不出口,他难道不心疼这十多万军队吗?他也心疼啊!怎么就败了呢!他太像超过太宗文皇帝了,同样是发动政变夺权,太宗文皇帝能把大唐治理得如此好,不代表他不行啊!

可怎么就越搞越遭了呢!

【杨国忠不如李林甫能辖制住边将,所以他总在李隆基耳边说安禄山要谋反了,把安禄山吓得不敢进长安。可以说安禄山原本想等李隆基死了他再谋反,无他,只是李隆基对他太好了,好到他所剩不多的良心上过不去。如果真的这样,安史之乱还乱不起来,因为安禄山都死了李隆基还在蜀地蹦跶。直到杨国忠把安禄山在朝廷的眼线给宰了,安禄山自动理解为李隆基要收拾他了,于是‘渔阳鼙鼓动地来’。听到安禄山谋反的消息时,杨国忠不仅不担心,而且相当高兴,因为他的耳边风一点都没吹错。只是可惜后面的局势远远超过了他的预料。】

“杨国忠!杨国忠!”李隆基呵斥道:“去,赐死吧。”或许是被天音所说的“无情”“凉薄”等话给刺激了,李隆基不想去折磨给自己干过不少脏活的杨国忠了。

“圣人,臣为圣人殚精竭力,从未有过倦怠,请圣人念在我这些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份上,绕我一条狗命吧!”杨国忠听见这话嚎啕大哭,爬上前来,“贵妃娘娘,娘娘,求求您了,念在我们同族,救救我吧!”

李隆基闭眼不去看他,嘴里催促陈玄礼把杨国忠压下去。至于杨玉环听见自己的死因,更不敢去掺和,甚至请罪后便离开了长生殿。

知道得越多死得越快!

【尽管宰相跟朝臣斗,跟边疆斗,但他们有共同打压的对象——太子李亨。】

李亨闻言,心里泛起一阵苦涩。他何尝不知道太子难为,父亲不会让强势的太子活着,可若是太子能力不足,父亲又会质疑他有没有治理国家的能力。经过多次打压,他已经明白了,父亲根本没有换太子的心思,但是绝不可能放弃监视、打压自己。

总之,太子名义上是储君,是父亲的儿子,实际上太子的存在无时无刻不提醒父亲:你老了,大好河山总终将交给太子。

大唐的太子难为啊!李建成、李承乾、李贤、李显、李旦、李瑛,可以说没有一个太子善终,当然除了高宗。

——

李世民对李隆基的谋划嗤之以鼻,他的父亲不就是这样,把自己和李建成对立,让他们两兄弟斗来斗去,他端坐九宸,看谁弱势就支持谁,最后保证他自己权势的巩固。

房玄龄等人的目光在李建成和李隆基两人间穿梭,秦王战功赫赫,可以说没有秦王,这大唐的江山不知要什么时候才能打下来。真是老子的位置靠儿子。皇帝也没办法,若是直接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