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第 11 章

《给开国皇帝直播祸国之君[历史直播]]》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随着女声的讲解,天幕上出现了一个高大威猛的将军身骑骏马,在战场上领兵杀敌的身影。

殿内的人纷纷瞠目结舌,遇见这位,安禄山总要败了吧!可有记性好的人想起天音说安史之乱持续了八年,这怎么可能呢!

【哥舒翰,大唐西北军一把手,玄宗朝所剩的最后一员猛将。】

【从‘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到‘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请嘱边防将,慎勿学哥舒’中间隔了一个李隆基,还有一个杨国忠。】

“我听过!”杜甫听见熟悉的前半首诗点头,这是西北民歌,夸赞哥舒翰用兵如神。只是后面那一首诗,总觉得有一种莫名的熟悉。

【斩了高仙芝和封常清后,李隆基命哥舒翰出兵,解决潼关之危。可是这个时候的哥舒翰已经六十多岁了,更何况他在回长安述职之际中风,如何卧病在床。但是哥舒翰不敢违背皇帝的命令,拖着病体镇守潼关,当时的潼关有二十万守军,除了高仙芝等人带来的安西军,更多的是新招募的士兵,一触即溃,一溃即散。】

【原本这事跟杨国忠没关系,坏就坏在哥舒翰上任时李隆基给他封了一个‘皇太子先锋兵马元帅’,后人据此推断当时的潼关守军名义上已经归太子统领,所以哥舒翰作为潼关守将就是站在太子背后的军队势力代表。李隆基已经老了,而太子代表未来,没有人不在意未来,即便是哥舒翰。杨国忠知道自己为了讨好李隆基把太子得罪了个遍,将来李亨继位,除非杨国忠是李亨的亲爹,否则他不可能不被清算。】

【太子不能登基,站在太子身后的最大势力必须要被扳倒。哥舒翰就是那个最大势力。于是杨国忠又开始了吹耳边风的生活。或许是哥舒翰的生命真的走到了尽头,这时候来了一条军报,说潼关外面的军队只有四千老弱病残,只要王师奋力一搏,就能将叛军赶出陕郡,河东大安!】

【杨国忠信了,李隆基信了,不管当时的哥舒翰、李光弼、郭子仪如何劝说,李隆基都不肯相信这是敌人的迷惑阵。三位大唐战功赫赫的将领依然无法阻止李隆基,他不断催促哥舒翰出兵,信使络绎不绝来到潼关,哥舒翰此时就像三百年后的岳飞一样,在君王巨大的压力面前,天宝十五载六月初四,哥舒翰哭着出兵与叛军对战。】

【二十万大军,全军覆没。】

“什么!”李隆基傻眼了,不说潼关易守难攻,你哥舒翰可是数一数二的大将,二十万都没了?

高力士悄声道:“天音说,二十万的新兵根本挡不住安禄山的精兵。”

不知道李隆基有没有听到高力士的话,他在琢磨是不是老天爷故意的,他怎么可能屡屡出昏招呢!难道四年后的自己没脑子了?

【叛变唐军的火拔归仁劫持哥舒翰,他说:你一战损失了二十万大军,难道天子会放过你吗?你忘记了高仙芝和封常清的下场吗?哥舒翰宁死不屈,最后被火拔归仁捆在马上,送给了安禄山。在威逼利诱下,哥舒翰投降了,并写信招降李光弼等人。一年后,哥舒翰被安禄山之子随手杀掉。一代名将,就此陨落,还流万世骂名。】

【从威名赫赫的大唐名将,到遗臭万年的叛军降将,哥舒翰真的有错吗?李隆基催促哥舒翰出兵,不完全是杨国忠的锅,正重要的是李隆基自己的诉求!他是将大唐盛世推向巅峰的君王,他不能有污点,只有快速平定战乱,朝臣和百姓才会继续拥立自己,只要快速平叛,他还是那个英勇无双的明君!】

【潼关失守,长安危机。李隆基没有精力去管哥舒翰投降的事,他有更着急的事情要做。六月十二日,李隆基在兴庆宫的勤政楼上,宣布亲征。史书记载‘闻者皆莫之信’——没有人相信皇帝的鬼话了,盛世天子的政治威望跌落到了谷底。】

【李隆基一生都在于他的曾祖父李世民相比,甚至认为自己已经超越了李世民,建立了不朽的功勋。然而他永远也比不上李世民。】

【毕竟,即使贞观初年颉利的突厥精兵打到渭水,距离长安不到五十里,李世民也没有想过退缩。诚然渭水之盟是天可汗毕生的耻辱,但他用最小的代价,为唐朝赢得了最宝贵的发展时机,而在三年后,李世民解决了这位北方强敌。所以,李世民可不会弃城逃跑!更不会偷偷弃城逃跑!】

李世民已经被李隆基的操作搞得麻木了,这到底是不是我的血脉!

人都是怕死的,哥舒翰投降求生再正常不过,但人家为什么会投降!都说在其位谋其政,不是打仗的好手就不要去指指点点!把打仗的事情交给将军!不是每个皇帝都能跟自己一样喜欢打仗,总打胜仗!

还要,贞观初年颉利竟然打到了渭水!转而一想他就明白了,肯定是新旧两任帝王交界,唐朝政局不稳,加之国家初定,一切都在重新开始,突厥就是想趁火打劫!一提到突厥他就头疼,这简直就是大唐的心腹大患!天音说自己三年解决突厥,“我真的能做到吗?”

李世民陷入了自我怀疑。

想起颉利这个疯狗,对侯君集道:“要密切关注颉利的动静!”

尉迟恭道:“殿下何必自谦!想想您打仗,哪一次是没有胜利呢!再说有了天音的帮助,此番颉利要有来无回了!”

连杜如晦这样的文臣听到李隆基的举动都叹气,人家都六十多了,还中风了,被逼着领兵打仗,若不是你李隆基杀了两位盛年的将军,能用得上哥舒翰吗?

这不肖子孙竟然敢弃城逃跑,丢弃的还是长安,大唐的都城!

李世民觉得自己活那么大,除了四弟李元吉丢弃太原外,他还没有听到过这样丢人的事!

“哈哈哈哈,李二,我丢弃太原,你的后人竟然丢弃长安!不知道我们两个谁比谁厉害呢!”李元吉又笑又骂,好像疯癫了一般。

李世民一个眼神也没有给他,而是死死盯着天幕,他一定要找出避免不肖子孙的办法!就算无法避免,那也不能有安史之乱!

而刚才出言嘲讽李元吉的房玄龄则是老脸一红,他惭愧啊!这个李隆基是不是听到他说的话了,才做出这样的事,隔着一百多年打自己的老脸!房玄龄从来没有那么尴尬过,此时掩面哀叹,不敢再看天幕。

长孙无忌等人也被天音噎得说不出话来,什么叫打脸,这就叫打脸!

——

李隆基的心绪渐渐与三年后的自己重合了。他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催促已经中风的哥舒翰出征。他等不及了,他必须快速平定叛乱,才能保持盛世之君的名头!才能维持威望!朝臣才不会有反心,太子才不敢有其他动作!

他看向高仙芝和封常清,自己确实开了一个坏头,才让哥舒翰坚定了投降。

自己真的做错了……

屡次的打击终于让李隆基从往日的自负中慢慢清醒过来,他回想起自己在开元年间的所作所为,甚至自己都不愿意直视。这真的是自己吗?自己为何变了那么多?自己真的会丢弃长安吗?这真是自己能做出来的事吗?

但内心的声音告诉他,这是他做出来的事,毕竟天幕上那个被高力士搀扶着走在乡野小道上的人真的是自己,毕竟自己真的怕死。

活着,一切都有可能,死了,真的什么都没了。

杨国忠被扔在角落里,是不是还有接到李亨、高仙芝、贺知章等人飞过来的眼刀,他也不明白,自己明明学了李林甫,为了保命,将来自己这样做难道不正常吗?

坏就坏在天幕!如果不是天幕透露了未来的事,安禄山已经按自己谋划的反叛了,扳倒太子还远吗?如今一切都完了!完了!

还要贵妃,就知道哭哭哭哭!让她在圣人身边吹枕头风,结果这也不敢,那也不敢,几年下来一事无成!亏她还是宠妃,对着圣人连句反话都不会说!仅有的两次出宫还是因为害怕圣人!当真是一个蠢货!

还好有虢国夫人,姐姐可比妹妹听话多了!也聪明多了!可如今虢国夫人也被厌弃了,将来还得靠着贵妃翻身!跟在李隆基身边这么久了,他还是看得出来,李隆基就喜欢贵妃这种,听话的,漂亮的,能歌善舞的,还蠢笨的。将来只要贵妃还在,只要自己还能给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