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

《敛江山》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主帅,我们要回北麓了吗?”赤回望了一眼遥远的雪山。

“接下来,这里就不是我们的主场了。”杨清蘅扬起马鞭,率先跑了出去。

几人跟着她,背离天边的霞辉。

苍洲城。

杨清蘅在昆达现身的消息传来,拓达谵挥手砸碎了手边精致的砚台。

“你们怎么说的!甘州围的像铁桶一样!告诉我,她是怎么出去的!?怎么出去的!”

“大君息怒,”茸佢首领苦着脸,“咱们的人围着甘州雪山外,不可能出得去啊?莫非,她们真的翻过了雪山?”

“雪山下是西羌的军队,”乌兰首领蹙眉,“一直由苛查部对接。”

一提到西羌,拓达谵十分头疼。前段时间,她们那位送到睢都的索卓三公主竟然悄无声息的回了雪域。不到两月,南方的部族都聚集在了那位索卓公主的麾下,对大公主的声讨渐强,他吊着这个蠢女人本就是为了西羌的钱粮和军队,现在西羌补给已断,这个女人却不依不饶,妄图取代拉雅,闹得他十分烦躁。

“苛查部人呢?”

“不知,今日一早就没见到。”茸佢首领道

“大君!不好了!”士兵匆忙跑来,“苛查首领,要带着苛查部撤军!”

此刻,北麓军中所有人都还在着急忙慌的想办法,苛查部撤军的消息就传来了,与此同时到达的,还有本该困在甘州的杨家少主,杨清蘅。

“传令,进攻甘州外围敌军,杨清蘅带轻骑营先行,争取歼灭敌军!”

“喏。”

当拓达谵试图与苛查部理论时,北麓军不曾给他们机会,趁乱主动出击,将他们分散在西边的兵力击得粉碎。

在甘州外围的乌兰部和正要离开的苛查部主力遭受重创。

这是两年以来,北麓军赢的最畅快的一场。

消息传往各地,到江阳时,韩承言正在新办的学堂里讲课。

江阳人已经不再为了温饱而奔波,除了给北麓供粮,各地也攒下了不少的盈余,趁着从睢都来了帮手,韩承言便命曹平慴领着几个游学之人,于各地办了启蒙学堂,广纳年幼开蒙的学子,淮州则由朱鹮建立大学堂,不计报酬,为大家讲学。

人人都知道,韩承言与北麓关系匪浅,这难得的喜讯传来,淮州学堂的学子们纷纷立身道喜。

“素风。”韩承言唤到

“在。”

学生们对于这位神出鬼没的护卫早已习惯,并没有投去太多关注,都忙着议论战事。

“郡主呢?她好不好。”

“郡主已平安归来。”

“那便好,替我向北麓带话问安。”

于他而言,杨清蘅的平安,甚至在此事是否能成之上。

他按杨清蘅所言,在听见她被困甘州的消息后,曾表现得略有失控,而此间,备好的一百袋粮,已由白勤丰负责,悄悄交给了宁州码头。

声东击西,杨清蘅根本没有去甘州,她带着一百轻骑,往宁州走东海水路,于北狄上岸。在那之后,这支军队便彻底没了音讯。

此刻一声平安,胜过万千喜讯。

“还有一事,”素风将信递给他,“睢都来报,绥宁王抱恙。”

这消息传到江阳之前,实则韩点苍已经特意下令简化了因果。

睢都此刻的情形,可不算好。

韩点苍这病来的突然,高热之后便是长久的咳喘,且毫无食欲。

太后急得不行,整个太医院围着绥宁王府转了三日,排除了中毒,却只知内体亏空,查不出缘由,直到苏汭无意间摸到了杯盏,发现了一杯凉茶。

“敢问王妃,王爷平日里,是否多饮凉茶?饮食可有偏好?”

“是啊,他不爱喝热的,这茶水一般都是摆凉了才敢上桌,”大长公主颔首,“他平日里喜辛辣,温补的也不怎么爱吃。”

“今后这寒凉之物,王爷怕是再碰不得了。”苏汭叹气,碰了碰茶盏

“苏院判的意思是,王爷这病,是凉茶引起?!”

“只是其一,这病并非一蹴而就,人的肠胃性温,王爷脾气……急躁,”苏汭想了想措辞,“朝政繁忙,难免着急上火,凉茶与辛辣之物,等于在石板之上轮番浇灌滚油和凉水,时日久了,自然会病的。”

“那可怎么办?”

“下官会尽力调理,”苏汭拱手,“常言道,病去如抽丝,急不得,只能让王爷尽量少劳累,少动怒。”

“多谢苏院判了,劳你费心。”

“殿下客气,那臣便先去拿药了。”

这番话,在里间的韩点苍自然也听见了,大长公主进来便看见他一脸不悦的,抿着嘴角死死地盯着侍女手上的汤药。

“下去吧,”她从下人手上接过药,坐在床沿,“王爷,日后得遵医嘱啊。”

“尊什么尊,大惊小怪。”韩点苍不情愿的抢过碗来一饮而尽,“不就是点风寒之类的病症,这也需要你和太后操闲心。”

“连王祭酒都来了好几趟,您怎么这么说呢。”大长公主无奈道,“我知你记着政事,宗室们有凑着那二皇子想要争权了,新政也还未下行,您若是不好起来,王祭酒一个人哪儿顶得住。”

这么多年的夫妻,她摸不准韩点苍的喜怒,却很知道怎么说话能给他搭台阶下

“哼,这倒是。”果然,韩点苍冷哼一声,掀开被子要下床。

夫妻俩难得有闲坐的时候,大长公主想说点什么,可她几番思索,还是不敢随意牵起话头,气氛略微尴尬。

“王爷,宫里有人带了信儿来,”管家立在外头,“王祭酒跑去和面见陛下的宗室闹起来了!”

“更衣,我去枢机阁。”

“唉!才说完少劳累!”大长公主记着给他找来外袍。

“只有你们皇室那群老东西消停,我才能少劳累!”

机关算尽,却也有疏漏。

大皇子已被处死,三皇子封了端王,连忙请了旨意领着淑妃跑去了清河母家,四皇子齐桓在韩家的扶持下继位,奈何漏算了一人,就是那平日里忍气吞声,大气不敢出的先帝二皇子。

危急时刻站出来安邦定国的是韩杨两族,此时才有一丝起色,宗室们和手底下的势力忙不迭的跳出来,指责绥宁王与安平王不敬帝皇,激进好战。

此时韩点苍又恰好生了病,那一帮皇室宗亲以及宗室背景的臣子便闹上了乾云阁。

谁料往日里文雅的王松年一人在乾云阁舌战群雄,愣是将那一帮子宗室和大臣骂的体无完肤,甚至吓哭了小皇帝。

“王松年!你是疯了吗?!”一人满鬓斑白,指着他喘粗气,“你乃天下之师!怎能与那奸佞之臣同流合污!如今边境已定!召回安平王及家眷合情合理,难道任由他们独自揽权?差不多得了吧!”

“我敬你一声老安王,当年也是个文坛好手,如今说话怎如此没有道理,”王松年冷哼,“照您这说法,人嘛,知天命也活得差不多了,是时候该大行了吧!”

“你!你……”

“皇祖叔!皇祖叔!”二皇子扶着被气的一口气儿上不来的老安王,“大先生!您何必如此!君子不争口舌之利!”

“二殿下!你等无端指责两位王爷,当时边境大乱,江阳离心都城兵变的时候,你们谁吭过一声吗?!此刻趁着绥宁王尚在休养,满口宗法礼制妄图压迫,实非君子所为!”

“何必谈君子呢?”乾云阁的大门被宫人推开,荣德瞧见来人,小跑着下去搀扶,却被韩点苍拒绝了。

“君子之道,只用于相交,这世上又哪儿来这么多礼法可论。”

“舅舅!”小皇帝见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