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祸起

《敛江山》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为什么?

韩承言想起当年,先生也问过类似的问题。

“那淮安,你喜欢交什么样的朋友?”

“在睢都交朋友,多少有些难吧,”顾淮安认真思索片刻,“若硬要选,那我要选个出身清白且有真才实干的。”

“嗨呀,”韩承言失笑,“你哪儿是在找朋友,这是找个同僚啊。”

顾淮安有些不好意思,颇为凶狠的嘀咕“先生尽会插话!”

“其实找朋友和找同僚也有相似之处,若是木讷呆板,容易坏事;若是出身不详,则容易有祸根。但如果你单纯的交朋友,就会不一样。”

“有何不同?”

“若是那日你有了好友便会知道,成为朋友是想不出为什么的。”

“可如若你的朋友聪慧精明,却与你立场不一,为什么还要做朋友?先生您和郡主是朋友吗?”

“当然不是。”

“那是什么呢?”

“这怎么还逼问起来了,”韩承言笑了笑,“那你得自己去看,等你看懂了郡主,便能看懂大睢了。”

果不其然,顾淮安听见这番话后便垂首沉思,韩承言起身动了动,抬头便看见余晖中策马而来的身影。

他方才答的干脆,杨家郡主和他当然做不成朋友。

那是他的心头好啊。

当日杨清蘅带着人满载而归,不但挖了满满几框能吃的野菜,打到了山鸡野猪,更是带给淮州百姓意想不到的惊喜——篷子山上的“老大王”被打下了。此番虽不能说让每个人都吃饱,却能解一解燃眉之急,关于这场出猎,城中更是传的风生水起,连带着杨清蘅这钦差在百姓心中的威势都提了一提。

这几日的雨水过后,后续的粮饷陆续抵达,在州府统计造册后统一分发各州,暂且稳住了局势。

赈灾队伍离都十数日后,安平王府世子带着乌兰部大君的人头归都,同期,拓达部传信与大睢皇帝,怒斥大睢屠杀乌兰部,并正式宣战。

世人都说安平王世子儒雅俊秀,自小便是一副温和的态度,和玉尧郡主一比简直是个小仙君,当年世子妃还未过门,无数人家想要攀上这门亲事。

这么多年这睢都里的很多人都要忘记了,他可是一步一步踩着北狄尸山爬上去的北境少将军。

故而在一颗腐败的人头出现在大殿时、在他进城后当街斩杀那宣扬大睢该主动求和的文士时,世人才惊的魂飞魄散。

有人大骂杨书瀚不懂礼数,有人高呼安平王府放肆,亦有人把无数难忍的帽子扣在他头上。

朝堂纷乱,杨书瀚一动不动的捧着那颗亲手斩下的人头,顶着百官的质疑谩骂,等待皇帝缓过神来。他只觉得这里不是锦绣华堂,是烂到骨子里,腐到根里去的坟场。

他在嘈杂中听见了一句残暴不仁。

“好!那臣今日就与诸位大人论一论什么是亲和仁义!”杨书瀚将人头掷在地上,掸掸衣袖站直腰杆。

“你放肆!”皇帝反应过来随即大怒,“朕还未治你当街行凶之罪!此乃尚熙殿!岂容你等胡来!”

“陛下!”杨书瀚正视皇帝,“均州已经两个月无粮了!您见过边城的百姓吗?!你们知道眼睁睁看着北狄人烧杀劫掠的场面吗?!拓达部的确从未出战,可从各地劫掠的东西,有一半都进了拓达部囊中!就便是诸位大人求的亲和!均州将士为求一线喘息,拼死深入北狄,斩杀乌兰部大君与将领,还要受众人谩骂侮辱!这便是我朝大义?!”

杨书瀚喘息着,朝皇帝跪下去

“陛下,父王就是让臣来问一句,北麓连发两月求援书信,竟是毫无回音,若陛下对杨家心有疑虑,大可以找人接替,百姓与军士何其无辜!!”

皇帝本来也有些心虚的,贪墨之事他用来做筹集江阳那边物资的把柄,如今自是不好大肆追查了。原是准备安抚安抚,多给点东西,顺便敲打敲打了事。说起战报之事,皇帝不记得有过求援的词句,顿时反应过来。

“兵部上奏的战报,无一是加急求援之事。究竟怎么回事!”

“陛下,臣特从北麓官驿拿来了留作查证的副件。”

荣德接过信件,呈到皇帝面前。

“世子这证据,未免有些草率吧,谁知道是不是后边补的。”刑部尚书幽幽开口

“大人说的是啊,私截战报可是抄家灭族的死罪,谁敢如此行事啊?。”

“二位的担忧不无道理,”韩点苍颔首,“二位大人家的公子似乎也在朝为官,你看这样可好,把二位大人家公子都派去边境交战地查探一番,是真是假,一看便知了嘛!”

“你!王爷未免都有些咄咄逼人,我等只是合理质疑。”

“那你们想怎样去确认?!”王松年憋了一肚子火,瞬间被点燃,“把世子和安平王拿下,等北狄人打到睢都一辩真假吗?!!啊!!”

“唉,王祭酒息怒,”韩点苍端得一副笑脸,“最近户部官员不是一直上书设立监军嘛,我看挺好,这几位大公无私,心细如发,想必子嗣差不到哪里去,不如就让他们去。”

“有完没完!要不这龙椅让给你们轮流做!”

啪的一声,皇帝将案上的私印扔了下去,正好磕在了韩点苍额角,王松年见状朝韩点苍下意识挪了两步。

韩点苍面色如常,拂袖擦去血迹,朝皇帝拱手躬身。朝臣们个个胆战心惊,跪地请罪。

“朕会给边境将士一个交代!此事板上钉钉,副件有特殊蜡封,真伪一看便知!竟为此事强行掰扯,是何居心?!”

大皇子心下大惊,暗骂蠢货,这时候出来颠三倒四生事端,不就等于告诉皇帝这事儿和他有关系了吗。

“陛下,世子所禀之事,桩桩件件,骇人听闻,”昌和王道,“若不查,恐令天下将士寒心!”

“儿臣复议!”大皇子赶紧补救,“父皇,此事不如让刑部详查,从严处置!”

“哼,”皇帝冷哼一声,瞥了大皇子一眼,“王松年!”

“臣在!”

“由你御史台去查,给我盯死了!准你调禁军羽林卫协助!只要证据确凿,一律问罪!”

“臣领旨!”

“安平王世子当街行凶,虽是惩戒妄论朝政之辈,却惹得百姓惊惧,罚奉两月!”

“臣,谢陛下。”杨书瀚跪拜。

“陛下,世子所杀乃是当朝官员,恐怕……”

“那依你的意思,将世子就地问斩可好?!”皇帝气的都想拍手叫好了。

“臣不敢!臣知错!陛下恕罪!”

“都给朕滚回去!”

退朝之后,荣德赶忙拿出随身的药给皇帝服下。自从上回犯了病,皇帝时常心悸乏力,如今这场面,怕是免不了难受一阵子了。荣德暗地里小声叹息,慢步跟在皇帝后头。

“陛下。”

一行人回头,姝夫人身着浅紫,立在连廊拐角处。

“爱妃怎么在这里?”

“臣妾刚看过四皇子,正瞧见陛下呢。”

皇帝看着温柔可人的爱妃,想着前些日子冷落了她,便示意她来到身边,挥手屏退了随侍,只留荣德和四个宫女远远跟着。

“陛下瞧着瘦了些,要仔细身子啊。臣妾前些日子可是担忧的紧,巴不得替陛下受了这罪才好。”

“倒是让爱妃忧虑了,”皇帝拍拍姝夫人的手,“近来啊,事情是愈发多了。”

“陛下可别太操劳了呀,什么天大的事也比不上龙体康健要紧。”

“朕也没法子了,”皇帝幽幽长叹,“江阳乱局未定,边境又生事端,北狄既然宣战,那就是要撕破脸皮了。”

“这,”姝夫人姣好的面容现出一丝担忧,“陛下,臣妾的弟弟和韩世子去了江阳,他们不会有什么危险吧?”

“相比起来,江阳可是好得多,敬德那边传信,退水了,粮饷到位,基本没什么差池。只是朕为着另一件事后悔啊。”

“陛下……”姝夫人小声唤着,语气满是担忧

“若是当年朕能再稳妥些,不急着借绥宁王和安平王的势,那今日便不由着韩杨两家家横行霸道了。如今实在是无将可用,大皇子那头也办不成事……”

“陛下,咱们不说这些了,今日臣妾备了上好的鸽子肉,不如今日就到臣妾那里去吧,陛下不是说喜欢臣妾的小厨房?今日臣妾亲自侍候陛下。”

“甚好,朕身边有爱妃这么个可心人儿,实乃幸事啊。”

另一头,韩点苍不顾随侍的劝阻,顶着血污去了枢机府。

宫里开大朝,此时也只有小职位的官员还在枢机府上职,看见韩点苍的额头纷纷回望,却又不敢大声议论。冉琪听到消息从户部径直走出来看,绥宁王一身玄色朝服,虽额头被血污弄得有些可怖,却没有人能把狼狈二字安在他身上。

也许这就是上位者的气度,冉琪在心中想。此事得与敬德先生递个消息了。

三王与御史大夫平日里在开小朝的枢机阁公干,此刻安平王在北麓,昌和王怕是还在和大皇子说话,定然不会回来。韩点苍一个人坐上了自己的位置。

他坐的端正笔直,一动不动,吓得过了一会儿赶来的王松年赶紧上前起推了推他的肩膀。

“做什么?”韩点苍挥开他的手。

“你没事装什么死!”王松年骂道,“这是在搞什么,你韩点苍可不兴搞士可杀不可辱这一套!”

“王爷,多谢解围。”杨书瀚一直跟在王松年身后。

“不必谢我。是个正常人都不会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