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策论

《敛江山》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敬德先生。”

众学子纷纷拱手躬身,韩承言颔首应答后,来到亭中落座,本为书记的卢子钰赶忙挪开桌上的纸笔。

“大家让一让,来者是客,不好有劳镇南将军站的这么远。”

“哪里哪里,我也是第一次来太学,误入此地,碰巧来听听诸位高见。”

迎着疑惑震惊或是心虚的目光,杨清蘅大大方方带着卫询走到近处去。

“可不敢当,该是问您有何高见?”韩承言招呼着诸位学生坐下说话。

“岂敢岂敢,只听着是在谈论军务,便驻足听上一听。诸位学子倒是各有见地。”

“那您觉得,哪位的话在理呢?”

“敬德先生这可就是成心为难我了。我来的时候他们已经开始了许久,未知首尾,怎好议论呢?诸位说呢?”

闻言,方才言语间指摘军务的学生头便低得更低了。

“在理在理,”韩承言见好就收,“未知首尾,轻易勿言。韩某也受教了。”

“可不敢,此番受王先生所托来见敬德先生,无心打扰各位学子,不如你我换个地方说话,不打扰他们好兴致。”

“先生将军慢走。我等定然会谨记将军教诲。”冉琪率先表了态,其余的学子或愿或不愿,纷纷应和,韩承言又简单交代了片刻,方才领着杨清蘅移步居所书阁。

“你可叫我好找,”远离了人群,韩承言方才开口,“不过想来你也不肯乖乖等,怎么想着去听他们学辩?”

“今日我们家到谢家去走亲,正巧先生也在谢府与谢夫人说话。瞧着我憋闷,先生便让我来太学给你送东西,顺便来听听看看。”

“你不说我都忘了,谢夫人是王氏嫡女,先生胞妹啊,算起来你与先生也是亲戚。”

“是咯,真是多谢先生救我于水火。”

“那今日旁听之后,感观如何?”

“说实话,”杨清蘅撇嘴,“不尽人意。一路听来,不是在谈世家,就是在论尊卑嫡庶之类的,半点谈不到实事。”

“这么失望?”韩承言听杨清蘅的语气挺意外的,“所以说之前你对太学的期望值还挺高?”

“我对先生和你还是有信心的,哪想到是这番场景。我算是知道为什么你和先生不赞成太学参加学辩了,这要是自家人看还好,抖落到外人面前,多少是有点砸招牌。”

“我就当你在夸我了。”

“你还真是会找重点,”杨清蘅翻了个白眼,“说起来,那个叫卢子钰的孩子,是云阳卢氏出身?”

“算是吧,但子钰已经是出了五服之外的族子了,家里在瑞州做小生意。跟本家沾不上关系。”

“是个暴脾气,在太学没少因为姓氏被人指摘吧。”

“他在云阳的学堂本是武科,考入太学后也十分勤勉,先生很看重他,就是脾气执拗着些,需得好好琢磨一番,方能成器。”

“帮我好好教养,将来若能成器,南境不介意给他送份好前程。”

“这就开始抢人了?别急呀,好东西多得是,别定这么早啊。”

言语间两人来到书阁落座,杨清蘅一眼就看见了桌上的策论。韩承言本欲开口,见她看的认真,便招呼韩司去煮水,自己则坐在一旁等着。屋外飘着碎雪,年初一此处也没有教习先生,偌大的院子只有这主仆四人,清静安逸。

“你胆子还真是大,”杨清蘅将策论小心阖上递给在一旁侍候的韩司,“士族子弟与寒门一同学考,再行分配官职,各大郡各州府官吏均由学考分配。这要是现在传出去,各家能扒了你的皮。你和我说道说道,为什么有如此想法。”

“并非一时兴起,这也是我在太学任教多年,所能想到的,最根本的方法。”韩承言握着茶盏,侃侃而谈,“以先生为首,这些年我们想的开民慧,鼓励民学之策已然初有成效,如今寒门子弟人才辈出。你方才也听到了,寒门学子们最难也最担忧的便是出路。纵观睢都,世家根深蒂固,关系盘根错节,寒门入仕想要一跃而跻身枢机府,难于登天,故而当从更低的地方找寻出路。寒士在地方的治理上比我们氏族有见地,他们更清楚民情民生,办起事来也会更见成效。州府虽小,却也是地方尊府,比起都城官员虽无高职厚禄,却能施展拳脚。”

“啊,那个,将军,那你为啥说各家要撕了韩世子?”

卫询瞧着气氛不那么沉重,坐在门栏上挠了挠头,忍不住发问。

“卫将军问的,正是这条政论的阻力。自太祖皇帝开国至今,世家在各自的封地便是‘土皇帝’,而各州府的府官也多为世家子弟,故而在税收和徭役方面各家可以捞不少油水。若此政策推行,便是要斩断世家对大郡封地的绝对控制。你说造不遭人嫉恨?”

“哦哦,受教了。”卫询恍然大悟。

当韩承言语罢转来目光,杨清蘅依旧懒散的倚着扶手,似笑非笑,下一秒却将手中的热茶一扬,浇在了炭盆里,熄灭的炭火呲的一声冒出一股烟。

“韩承言,干嘛非得做损人不利己的蠢事。”

莫说卫询和韩司被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吓了一跳,就连韩承言也反射性的缩了一缩。杨清蘅的目光盯得死死地,韩承言亲自将她的茶杯满上。

“好端端的,说生气就生气了。”

“好端端的,你怎么说找死就找死呢?”杨清蘅泯了口茶,“且不论世家的反应。我不信你想不到,端看方才那些个学生,大多好高骛远,急功近利。若将他们送到地方,说不定没人感激你送他们施展拳脚,有功于社稷,反倒要记恨你不送他们平步青云。”

“我又不傻,自是不会现在就呈到御前的。只是你看见了,正好说与你听听。”

“韩承言,你最好是清醒的,”杨清蘅利落的起身,“你要是敢现在胡乱挑事,我不介意满足你找死的心愿。”

杨清蘅冷着脸转身就走,韩司焦急的看了自家主子一眼,赶忙追着相送,一份烫金的帖子带着劲道准准的落在韩承言跟前,除此之外再无只言片语。

“郡主,听闻郡主来时没有车马,属下这就喊人去备着,郡主慢些走。”韩司赶着杨清蘅的步子,说话都带气儿。

“不用了,还没这么娇气,”杨清蘅扬手,“别送了,回去侍候吧,再会。”

“恭送郡主。”

韩司瞧着这位祖宗踏出太学大门才松了一口气,赶忙跑回书阁禀报。韩承言却并没有多言,扬手将刚写好的策论扔进了火盆里。

“世子!这!”

“本就没打算呈上去,不然也不会用薄宣写。”

“世子,几年不见,郡主殿下的脾气越发叫人摸不透。”韩司小声嘟囔。

“她是看懂了我想做什么,没劈头盖脸的骂已经算是收敛了。如今这份策论,呈不了,也用不到,但总有一天会做,而我要先知会于她。叫她知我韩承言的本愿。”

“世子明明就是色令智混。”

“你说得对。去将地上帖子捡起来,念给我听听。”

“是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