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小龙团

《新荆》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曾布章惇二人回到条例司时已近正午。两人迈入房间时,新荆与王雱也结束了叙旧,后者理了一些账目资料,正与他这位几月不见如隔三秋的族弟商议。

曾布吸了吸鼻子,只觉得满室异香,诧异道:“什么味儿?”

王雱抬起头,看到他二人,笑道:“今日怎么来这么迟?还好相公没过来,不然要治你们罪了!”

曾布心道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好了。他走到桌前,感觉那股香气更加馥郁,拿起茶壶来闻了闻,惊讶道:“你们煮了什么茶?”

“煮都煮了,还计较是什么?”王雱笑道,“大人前段时间给我了半块茶饼,说是官家所赐,让我留在条例司里待客。玉成难得回来一趟,我行待客之礼,就想起了它。”

曾布呆立在那,久久不能言语,然后缓缓瘫坐进椅子里。

好元泽。他心想,你竟然把官家今年元夕赐给王相公的小龙团煮了。

京内有“黄金易得,小龙团难得”的笑话。仁宗皇帝也就只有在每年的甫郊祭天地的大礼中,给中书省和枢密院两府的各四位大臣赏赐一饼小龙团茶。八个人才分一饼,一饼只有一两六钱;八个顶格的权臣,每个人才分到二钱!

欧阳修以谏官之职入朝供奉,到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凡历二十余年,才得到了皇帝赐予的一饼完整的小龙团茶,哪里舍得喝过,每次拿出来观赏,都涕泣不已;要是知道如今有年轻人如此对待小龙团,还不得气昏过去。

“……还有吗?”曾布缓过劲来,心想既然到了这份儿上,还有什么客气的,“我能不能尝尝?”

“沏了两壶,子宣不必客气。”

曾布立刻找了两个干净茶盅。他和章惇其实已经喝了一上午茶,但小龙团一年也就能出十斤,这种不惜成本的煮法也不知道一辈子能遇到几次,一定要试试。

新荆完全没发现什么不对。他上辈子在皇宫里喝过的比这更好的茶也有,但他尝着没什么区别。倒是王雱拿出来的资料里有一些吸引了他的注意。

勾管往来国信所(*北宋掌辽国信使交聘事)的一份奏章手抄:贺同天节辽使已驻临清驿。

同天节是神宗的生日。宋代皇帝生日都是节日,如仁宗的乾元节、英宗的寿圣节、哲宗的兴龙节。哲宋未亲政前太皇太后高氏甚至也有坤成节;而考虑到这节日的性质,当时年幼的小哲宗皇帝过坤成节的时候也不知道是什么心情。

官家的生日是四月初十(*宋神宗于庆历八年四月戊寅生于濮王宫),距离现在还有近一个月。按照惯例,辽国确实需要派使者前来祝贺;只是今年辽使来得似乎有点早。

提前了这么多。新荆略感疑惑,心想,不应该啊。

他抬起头,问道:“最近汴京城可还太平?”

王雱想了想,笑道:“不算太平。”

新荆大惊。然而看面前几人,一个个脸上丝毫没有什么困扰为难之色,曾布脸上甚至显出了几分揶揄。

“玉成兄久不在京城,错过了不少热闹。”曾布道,“还好你有弥补的机会。”

新荆怔了怔,意识到了“太平”二字被故意解释成了“平淡”。他此时醒悟过来,道:“琼林宴!”

“正是。你这趟回来,正能赶上今年的琼林宴会。”王雱笑道,“三年一大比,子宣、子厚、吉甫他们都是嘉祐二年的同年,你我则是治平四年的。但凡同年进士都能一同簪花穿红,跨马游街,赴宴琼林。玉成兄当年在宴席上主动与我攀谈,如今回忆起来历历在目,如在昨日。”

“我不算是吕、曾二位同年。”章惇懒洋洋道,“章某不才,又考了一届。”

“你那是不甘于在侄子排名之下的赌气行为。”曾布摇头道,“张载、程颢二人也是同年进士科,怎么不见张子厚身为二程表叔而闹什么脾气?”

章惇笑道:“此子厚非彼子厚,子厚安知子厚之乐哉!”

新荆陷入了沉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