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请缨治水

《清穿之四福晋养崽日常》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康熙四十年八月

江浙两广总督连续上了三篇折子,折子里称持续暴雨造成了洪涝灾害,每一篇折子上的伤亡人数都在增多,根据数字对比,这次的洪灾比以往时候都要猛烈很多。

接到这样的折子,康熙最近的心情非常糟糕,朝堂上的官员人人自危,没看前两日有人奏折写错了一个字直接被撸了官职,这也太冤枉了些。

眼见洪灾情形越发危急,朝廷派钦差前往赈灾已经成为了刻不容缓之事。

治水能臣于成龙虽然已于去岁不幸去世,但是他留下了大量的治水经验和文书。康熙早已命人整理成册,并下诏让官员们仔细研读。

是以,如何治水在这个时候并不是首要难题。

“本次赈灾众爱卿可有自告奋勇前往者?”康熙在早朝上问道。

太子一马当先,赫然出列:“皇阿玛,儿臣奉读于公手书,对书上所写见闻早已心向往之。儿臣自问学得了于公八成的本事,请皇阿玛准许儿臣亲赴灾区。”

康熙对太子的态度是满意的。

“皇上,万万不可,太子殿下千金之躯,治水一路千难万难,天灾人祸都难以避免。”索尔图出列,满脸焦急的说道,“太子乃储君,大清的国本所在,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臣请皇上三思!”

有索尔图带头,太子一系的官员纷纷出来附和。

康熙并没有出言阻止,他也没有真想让太子去,正好由他表态,后面才好继续。

“皇阿玛,太子不能去,儿臣愿往。”直郡王拱手出列,“儿臣带兵打仗最在行,区区治水,不在话下。”

康熙闻言皱了皱眉头,这个长子英勇有余,智谋不足,治水他行吗?

“于公所著的水经你可曾读完?”

“不曾。”直郡王御前不能说谎,很快补充道,“皇阿玛,儿臣多带一些会治水的官吏即可。”

康熙摆摆手,示意他不用说了,主将对治水一窍不通,怎么能解江浙的燃眉之急?

胤禛等直郡王太子表态之后,跟着出声:“皇阿玛,让儿臣去吧。弘晖的先生朱轼对于公的水经研究的颇有心得,儿臣近年来也常常向朱先生请教,自问参得了于公的一两分心得。”

康熙环顾四周,见没有人符合也没有人反对,忽然觉得老四这个性子做个孤臣倒是一把得用的好刀。

“既如此,以四贝勒为首,即日起前往灾区,替朕治理洪灾。切记,一切以百姓为先。”

“儿臣遵旨。”

太子也知道,自己是不会离开皇阿玛的眼前的,老四这些年一直对自己言听计从,在他看来,胤禛是他的铁杆嫡派。

对于胤禛主动请缨一事,太子表示了赞许,散朝以后单独和胤禛说了两句话,勉励他办差要尽心尽力,同时要保重自身性命,他会帮胤禛看顾弘晖的。

胤禛一如既往做恭敬的弟弟模样,听到太子提起了弘晖,用余光打量了一下,太子面不改色心不跳,仿佛之前对弘晖做出谋害性命举动的是他人一般。

胤禛垂眸,不管你是真的关心弘晖,还是拿儿子威胁自己,他都要在这次行动中让太子看个分明。

他可以做一个好弟弟,前提是你得先是个好哥哥!

******

宜婳听闻胤禛主动请缨前去治水,心里虽然有些慌乱,但还是指挥着陈嬷嬷和阿宝整理胤禛的行囊,顺便还采购了很多消毒驱热的药材。

胤禛忙了一整日,精心挑选了随行官员以后才回府。

宜婳正在等着他用膳,弘晖已经睡下了。

胤禛照例去看过孩子,问过了弘晖的日常起居,这才和宜婳二人安心的用膳。

“福晋如今也是双身子,不用等我回来。”胤禛有些歉疚,今日忙活的忘了派人回府知应一声。

宜婳此时有些困倦,但还是打起精神来陪着胤禛说话:“爷不用记挂我,我早就用过了的。现在是又有点饿了,正好陪爷吃一些。”

“爷,我不懂治水那些,只是有些担心洪灾过了,这些时日饿死的淹死的人数不胜数,大灾之后就怕起瘟疫,这方面得早做准备。”<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