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0 章

《我在古代靠种植药材发财致富》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第 220 章 “ 第 220 章

“ 所以 , 你与我母亲 , 昨天真的是没有什么事情 ?“

次日下值 , 张辅与李小寒二人同行一段路 , 看着前后左右没有同僚 , 张辅挥退了跟着两人的考钟叔和青竹 , 略带疑惑和不安问道 。

并非是他不想安静坐下来详聊 , 但是这段时间两人都忙得很 , 若是单单为这件事专门找个地方坐下来 , 实在是难抽出空来 。

又或者 , 太刻意了 。

张辅难得带着自己衡量来衡量去的小心思 , 涉足了这个从来没有涉足过的领域一一根据他查阅的资料 , 从 《 孔雀东南方 》 到 《 钗头凤 》, 婆媳关系足以毁灭任何神 f

眷侣 。

「 当然了 , 我们能有什么事情 , 不过就是说一说话 , 叙一叙旧 。 “ 李小寒忍笑解释道 。

张辅伪装不经意的试探如此明显和笨拙 , 她总得给人一点面子 。

“ 那 …... 那你们说什么了 ? “ 张辅咽了咽口水 , 继续问道 。

他也不想追着问的 , 但总得知己知彼 , 方能心里有底吧 。 关于这一门课业 , 他实在没信心 。

李小寒拙起头了 , 盈满笑意的眼眸直直看向张辅 , 只把张辅看得低了头 , 方开 [

道 : “ 说了 …... 哦 , 不告诉你 。“

话里的笑意 , 实在是忍不住溢出了些许 。

怎么能有这样的人 !

张辅震惊的拿起来头 。

无奈李小寒毫无愧疚 , 我该转弯了 , 明日见 。“

说罢 , 毫不犹豫的潇洒转身骑马离去 。

这是李小寒与宋慧如的事情 , 与张辅有何关系呢 。

十一月十五日 , 时至大雪 。

这几年不知道是不是考天不长眼 , 一年比一年冷 , 今日大雪 , 果真是纷纷扬扬的鹅毛大雪 , 天地间一片雪白 , 冷意逼人 。

上朝的各位大小相公 , 在宫门口下了车马轿 , 一步步踩着落雪 , 快步走进东安门 , 跨过石拱桥 , 踏过金吾广场 , 终于进了大殿 。

抖落身上的积雪 , 轻轻踩脚驱散身上的寒意 , 整理好衣冠准备待会面见陛下 。

其实身上还好 , 富贵人家着皮毛 , 略差一点穿厚实棉衣 , 倒不至于太冷 。 就是脚下麻烦 , 一踩一个雪窝 , 脚底免不了占了落雪 , 脚上的热气又慢慢将雪化成水 , 从鞋底慢慢渗透进来 。

寒从脚下起啊 。

这还不是最冷最麻烦的时候呢 , 若是冻雨或春来融雪的时候 , 再厚的十层底都得湿透 。 如果不能及时换上干净温暖的靴子 , 那真的是脚下又冰又冷 , 身上穿得再厚也无补于事 。

许是天气冷峭 , 今日大朝会进展的颇为顺利 , 待众人说完了国家大事 , 御前侍卫挑进来几担靴子 。

「 天气渐寒 , 陛下心疼众位相公 , 赏每人杜仲胶底冬靴一双 , 各人自来领取 。

御前大太监尖声宣布 。

只把一众低级官员听得心神恍惚 : 陡下赐衣 , 自古以来便是一种恩宠手段 , 可一般都是成套的穿着配饰 , 如何会只单单赐一双靴子这样的寒酸 。

陡下 : 我倒也想体面一点 , 但是奈何国库没钱 , 没法子给所有官员配一身 。

“ 谢陛下 1 “

而就在众低位官员恍惚间 , 前排各位品位高的大臣已经谢恩了 。

下面的这些小官不清榔 , 品级中上的大臣们早已经或多或少的听说过城外那个杜仲胶作坊的消息了 , 也都知道作坊出品的杜仲胶靴底在防水防冻上颇有奇效 。

想不到陛下竟然这样大方 , 居然每个官员赠送一双 。

陡下 : 我也舍不得 。 但李爱卿说了 , 众位官员是最好的潮流引领人物 。 没法子 , 为了仓库里那些杜仲胶底靴能最快卖出最好的价钱 , 不得已先免费发放一些根品 , 当做宣传费用 。

想到这里一文钱都赚不到 , 还倒贴了许多 , 纵使底下谢恩声一片 , 皇帝陛下依然心痛得不忍再看 , 起身快步离开 。

便有眼尖的官员看见 , 陡下脚下那明黄的靴子 , 靴底是黑色的杜仲胶 。

待陛下离开后 , 朝堂上肃穆的气氛为之一清 , 前排的相公们纷纷上前 , 按照自己平日的鞋码 , 找太监领取了分为大中小型号的杜仲胶底靴子一双 。 反正冬日的靴子嘛 , 大差不差就成了 , 大一点也没什么关系 , 穿厚一点的袜子便成 。

还有那豪放的武将 , 当场将脚下的靴子换了下来 , 直接穿上新靴一一刚好这旧靴润润的 , 虽不至于湿冷到无法让人忍受 , 但终归是不怎么保暖舒服 。

靴一上脚 , 便立刻感受到了不同 ,

“ 唔 , 轻巧 , 舒服 “

与厚实的干层底不同 , 这靴子脚下也垫了一层棉 , 但是带着一股胶底特有的弹性 , 又轻又软 , 着实新奇 。

有人带头 , 众人便纷纷上前选靴 , 毕竟是圣上封赏 , 无人不爱 。

而等忙完公务一天踩雪归家之后 , 众人更渐渐感到这靴子的好 , 竟真的雪浸不湿 。

三日后 , 各大酒楼茶馆 , 杜仲胶底靴已然成为新话题 。

“ 听闻朝中大小相公新穿的杜仲胶底靴雪浸不湿水穿不入 , 不知是不是这样神奇 7“

“ 没这么神奇 , 若是踩入水中 , 除了那一块胶底 , 边上终究会涨透 。“

“ 那也够可以的了 , 平常谁会专门踩水 , 像前两日大雪 , 听闻走在路上 , 胶底还是干爽温暖的 。“

“ 你又知 7“

“ 我大伯家的堂姐嫁了朝中户部典史 , 堂姐夫当日有幸得了一双杜仲胶底靴 , 穿了后喜欢不已 。 堂姐回娘家说了这事 。“

「 这等好物 , 难道只供朝中诸位相公 , 我等就无福用上 7“

“ 应不会 , 听闻那杜仲胶底靴 , 就是城外新建的作坊做出来的 。 你看那么大 , 那么多人 , 何至于只做那几百双靴子 “

“ 那倒是 。“

“ 别想太多 , 即使有 , 也轮不到咱们 。 听闻这几日 , 已经有许多人在打听杜仲幼树的价格 , 听闻这杜仲胶要从三年生以上的杜仲枝叶中提取 , 产量还不大 , 价格定然不低 。“

众人议论纷纷 , 然而各大有门路的大商人已经默默的筹集银两一一三日前 , 他们收到专人传过来的消息 , 府衙中新出的杜仲胶底靴招标 , 仿盐铁专营 , 发行胶票 ,

一时之间 , 众商人为之轰动 。

但事未成之前 , 众商家竟然有志一同的紧紧捂住了消息一一听闻第一批胶票名额有限 , 而三日的时间 , 足够外地的宪商闻讯赶来 。

第一口肉都喂到嘴边了 , 如果他们还吃不下去 , 那真的祖宗的棺材板都要压不住了 。

又十日后 。

“ 喜讯 , 喜讯 , 苏家商行明日正式开售杜仲胶底靴 ! 低至三百九十九文 , 低至三百九十九文 ! !1“

“ 喜讯 , 喜讯 , 陈氏铺行明日正式开售杜仲胶底靴 ! 正宗官造 , 假一赔十 ! !

“ 陡下 , 这是第一批胶票入库银账 , 请陛下过目 。“

唔 , 皇帝陛下推开账册 , 绕着银箱走来走去 , 甚至亲自动手打开箱盖过目 。

排放得整整齐齐的银锭子 , 在明亮的烛光下闪耀着动人的光芒 , 晃花人眼 。

快乐 , 十分快乐 , 就是这样简单的快乐 !

只把旁边的户部尚书看得眼神抽搐 ,“ 陡下 “

旁边的史官疯狂挥笔疾书 ,“...... 胶票得银甚巨 , 陛下喜形于色 , 乐不自禁 。

皇帝陛下如同巨龙巡视完自己的宝石 , 依依不舍的盖上银箱后方拿过账册 , 高声道 :“ 宣兵部尚书 。“

史官继续挥笔 ,“ 陡下宣兵部尚书 , 眉扬 , 意气高昂 。“

永定元年十二月 , 陛下宣布第一次裁军 , 考弱 、 体府 、 胆怯者必裁 , 余者按战力倒序 , 十人裁一 。 令平民归原籍 , 军户遮至各处驿所 、 作坊等 , 使必有所归 。 凡被裁者 , 领二十两银遣散费 , 棉衣一身 , 杜仲棉靴一双 。

寒冬腊月 , 田丰收等人穿着厚厚的棉衣 , 脚蹬杜仲胶底靴 , 走在积雪地里 , 他们低着头 , 不敢开口说话 , 免得吃了一嘴冷风 。

天气虽冷 , 但是他们的心却是热 , 贴着心口那一处藏好的是他的补助和以往饷银 。

他们本是平民 , 前两年被征兵 , 侥幸留得了性命 , 只是已经入了军籍 , 以往生活便要抛开去 。 原以为只能硬熬 , 毕竟他们这些人 , 前半生学的也只是勤勤恒恳种地

而非在战场上扬名立万 , 如今被裁回归原籍 , 居然还有遣散费 , 实在是算得上幸运 。

又走了半个上午 , 前方村落屋檐瓦角在积雪中若隐若现 。

田丰收拾起头 , 眯着眼细看了片刻 ,“ 没错了 , 前方就是甜水镇 。“

又转头对后方的人说道 ,“ 响们在镇上歇一歇 , 争取下午走完到家 。 嫂子们 , 你们怎样 , 能坚持不 7“

“ 咱们能坚持 。 走 !“

后方一行人中间传来一声利落的女声 , 原来他们这些人中竟然藏着女人 , 其中一人正是当初从田家村出去做工的吴金花 。

吴金花在朝廷新建的杜仲胶作坊已经干了几个月的活计 , 整个人可谓脱胎换骨 , 头拙起来了

, 再也没有先前那畏缩茫然姿态 。

前些日子坊里传出消息 , 库存的杜仲胶盔甲已经差不多处理完 , 下一批要等来年春日天气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