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真正的国士,痛苦的朱棣

《短视频通古代,历朝历代集体泪目》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第71章 真正的国士,痛苦的朱棣

【朱元璋最初定的天下税亩,是超过8.5亿亩。但是到了弘治年间清核天下田土,只剩下6.2亿亩。】

【这中间虽然会有一些土地被抛荒,分封给诸王或者收归官田、学田,但是这仅仅是占天下税亩极小的一部分。】

【国家休养生息了二百余年以来,并没有多少土地流失的理由,仅朱元璋之后,就对贵州整省的开发,国家的税田,应该大量的增加才对,怎么反而少两亿多亩呢?】

【答案就是土地兼并!】

【越来越多的土地,不断从中低产小民手里被侵占,掠夺,收买等各种手段归并到大地主豪强的手里。大量的土地归并以后,地主豪强为了达到**的目的,又通过各种手段隐瞒土地数额,致使明朝账面上的税亩大量减损。】

【另外,不仅仅是税亩,朱元璋还定了天下军屯田四亿多亩,这些土地,不包括在当地官员征税的黄册之内,到了晚明,这些土地也被侵占的所剩无多。】

【粗略的估计,明朝此时至少有一半的土地没有征收到应有的税。】

【清丈土地,就是把这些隐瞒的土地清查丈量出来,以增加国家的收入。】

【这就意味着,张居正要和封建社会的贵族阶层站在对立面。】

【没有人会为了国家的利益而去剥夺自身的好处。】

【这是要跟整个天下,跟封建社会中最强大的群体作对,没有谁会因为国家的利益,肯把自己的既得利益老老实实的吐出来的。】

【历史上,多少伟大的人这样为国家谋福祉,其结果,几乎都没有善终。以张居正的智慧,他又如何不知?】

……

“至少有一半的土地没有征税!”

看到这些字眼,无数人倒吸一口凉气,这才意识到大明朝的贪腐有多严重。

与此同时。

无数人对张居正升起一抹由衷的敬意。

一介布衣吗,敢于站在贵族阶层的对立面,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啊?

诸葛亮轻摇羽扇,良久,微微一叹。

天幕说的没错,古往今来,多少伟大的改革家因为得罪权贵而死于非命?

战国时期的吴起,商鞅就是很好的例子。

吴起因变法得罪了楚国守旧贵族,在楚悼王病逝后,吴起前往治丧地点,但遭到了贵族们的追杀,最终被乱箭射死。

商鞅在秦孝公死后,被公子虔诬陷谋反,最终死于车裂。

此二人为国家壮大,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因为得罪了太多人,在支持他们的君主死后立刻受到清算。

这不得不让人担心张居正的下场。

……

“孤身一人站在所有人的对立面,这需要何等的勇气?”

房玄龄钦佩不已。

同时不免有些感慨,幸好自己所辅佐的,是一位开明的君主。

正因为有李世民这样一位开明的君主在前面顶住了压力,才能让许多利国利民的改革得以施行,让大唐蓬勃发展。

……

“反了天了!”

“反了天了!”

看到此处,老朱大怒。

这群该死的地主豪绅,反了天了!

一个个的变着法子钻朝廷的漏洞,全国近一半土地的税收都被他们贪了去!这群蛀虫真该死啊!

后世儿孙也是无能!

想他老朱对待贪官污吏是何等手段,怎么到了后世儿孙,一个个这么没用,放任贪官污吏壮大!

要是他老朱在,非得把这些朝廷的蛀虫全都**了不可!

杀他个血流成河!

“这群士大夫,眼里何曾有过百姓!当真可恶!”

老朱怒火中烧。

这些所谓读书人整天说他弑杀!殊不知正是因为遭受过那些地主豪绅的压迫,受到过那些当官的剥削,老朱杀起这些所谓的士大夫来才毫不手软。

你不是贪吗?

灭你九族看你还敢不敢贪?

老朱本以为自己用重典能让这些人能有所收敛。

可没想到,几百年过去,这群人还是狗改不了吃屎,这让他有些无能狂怒。

恨不得穿越回去让这些贪官污吏们瞧瞧他洪武大帝的厉害。

……

与此同时。

其他朝代的人望着此景皆神情复杂。

明朝所经历的,何尝不是他们每一个朝代所经历过的困境。

看到几千年,几百年后的明朝依旧陷入此等困境,历朝历代的开明之主不免有些唏嘘。

莫非贪官污吏,土地兼并的问题当真不可解?

也不知天幕中提到的现代能否有办法杜绝这一现象。

……

“张先生的变法应该在他死后被废除了。”

永乐一朝。

于谦忧心忡忡的想着。

天幕不会无缘无故的提及此事,既然提到,那便证明对方后来一定受到了权贵们的清算。

张居正死后,他所主持的变法,无非两种结局,一种是像吴起那样,支持自己的国君死后变法立刻被废除。

还有一种,就是像商鞅那样,人虽死,变法却被保留。

不过结合大明仅仅续命了76年,于谦觉得最大的可能是前者。

“张居正这样的臣子,终究还是太少了。”朱棣惋惜一声。

极少有人能像张居正那样一心为国,立志成圣。

这个世界上,最不缺的是善于谋身,为自己争夺利益的庸人。

这些人不是不知道懂得变法的好处,或许在他们没有成为既得利益者前,也曾一腔热血,试图改变种种不公,试图改变这满是污垢的世界。

可当他们进入官场,成为人人羡慕的官老爷,享受到权力带来的好处,成为所谓的既得利益者后,很快便被腐蚀同化。

曾经的热血青年变成了规则坚定的拥护者。

这就是绝大多人的短视和劣根。

正因为这样,才更能衬托出张居正这种人的伟大。

这才是真正的国士。

……

【张居正知道这是一场几乎不可能取得胜利的战争,但他表现的是一个超卓的**家改革的决心,是面对天下蠹虫抬棺决战的战书。】

【然而清丈田亩的施行,最大的敌人却不是反对的声浪,而是官员们对清丈田亩在**意义上的认识不足。】

【有的官员为了增加田亩数为功,多报清丈数据,以尺寸较小的丈量仪器,或者征收其它的田亩来充当虚粮,有的出于“爱民”的理由,则尽量的少报田亩数,或者降低土地的质量,以减轻百姓的负担。】

【地方官爱不爱民,由谁书写?】

【当然是当地拥有土地的地主阶级,他们才有钱读书,他们才有权替百姓代言。】

【真正底层的民,又有谁来爱,不论是为政绩多报,或为名声少报,对于官员们个人来说,政绩和名声才是最终为他们个人换来权与利的。】

……

光是从这些讲述,众人便能感受到清丈土地的困难。

官员们既是大明的官,又是地主豪绅的代言人,想让每个官员尽职尽责,谈何容易?

而百姓呢?

根本就没有发声的机会。

史书上官员为了所谓的政绩,无视百姓的权益胡乱瞎搞的情况还少吗?

谁知道清丈土地会不会给百姓的生活带来不便?给他们的利益带来损害?

还不是完全凭当官的良心。

……

【但不管怎么说,清丈土地还算成功。】

【从万历六年初到八年末,时经三年,核天下田亩7.2亿亩,比起弘治年间,仅增长了一亿多亩,成绩斐然。】

【此后张居正提出了一条鞭法改革,这一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将各种赋税合并为一种,即一条鞭,二是实行定额税,即按照土地的产量来确定赋税的数量,三是实行摊丁入亩,即将人口和土地挂钩,按照人口数量来分配土地。】

【张居正最大的成就是在经济上,土地经过丈量以后,开始实行一条鞭法,老百姓的负担减轻了,国家的收入增加了。】

【一直以来都是缺钱的明朝财政,在张居正身后,国库居然有了400多万两存银,太仓的粮食可供十年之用,明朝彻底摆脱了负债的日子。】

……

“越是复杂的税收方式,越容易滋生天赋,将天下赋税合为一种,简单有效,对症下药,令大明一改颓势,不错。”

诸葛亮点了点头。

自古以来,如何合理的收税一直是国家的一大难点,也是滋生贪腐最多的地方。

税收政策能钻空子的地方太多了,那些贪官总能找到理由刁难百姓。

手段低劣点的,说你粮食成色不好,不足量,让你多交一半粮上来。

高明一点的,比如大名鼎鼎的淋尖踢斛,百姓去缴纳官粮,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