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年少有为啊孩子!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铁铉在宫人的引领下进入谨身殿。

“微臣叩见陛下,吾皇万岁。”

朱元璋摆手:“起来。”

铁铉抬头,赫然发现旁边的詹徽和傅友文。

“下官见过詹尚书,傅侍郎。”

两人点点头,也知道铁铉是老爷子放给朱雄英用的人,此时也不敢太过自视甚高。

这以后都是未来的肱骨之臣,现在打好关系总不会错。

“陛下,臣刚从太孙殿下那回来,有些话,不得不说。”

朱元璋淡淡乜了他一眼,见铁铉神色激动,显然是受到了强烈的冲击。

朱元璋点头:“噢,你说吧。”

詹徽和傅友文,正欲离去。

朱元璋摆摆手:“你们也听着吧,帮着参谋参谋。”

“是!”两人拱手回应。

朱元璋心思何其深重,但凡今日铁铉脸色有一点不对,朱元璋都不会让詹徽和傅友文留下来继续聆听。

铁铉道:“太孙殿下在朱观主的帮助下,给出了交趾布政司的基本治理方案,和税收方案。”

朱元璋眉头微挑。

果然,咱爹还是帮他曾孙了啊。

朱元璋不禁笑了一声,随后点点头,开口道:“说说看。”

“….丈量土地,核实人口,劝课农桑.…”

铁铉说着,朱元璋漫不经心听着。

一旁的詹徽和傅友文,眼中都露出一抹欣慰的光芒。

两人皆暗暗点头。

太孙殿下的治理方针是正确的,可以看出,他和太上皇学了不少本事,而现在,所有本事都开始被考验出来。

朱雄英治理交趾的战略方针,无疑是得到了詹徽和傅友文的认同。

两人心里,也有些赧然。

刚才还担心朱雄英担不起这个梁子,看来自己的担心是多余了。

有太上皇的看护,太孙殿下哪怕出问题,也不会偏到哪里去的。

铁铉继续道:“除此之外,太孙殿下还欲问陛下,调一翰林院学士,去交趾教化百姓,还有一名太医院医工,去传授医术,增加医疗建设。”

朱元璋随意挥挥手:“这事儿,咱已经给他安排了。”

听到这里,

詹徽和傅友文,则微微有些惊愕的看着朱元璋。

老爷子高瞻远瞩,提前已经给太孙想到了这些,并且早一步已经安排好了。

姜还是老的辣啊!

两人心里感慨。

铁铉继续说着,只是这次,他的脸色却有些微变。

“太孙殿下,动了税收政策。”

说到这里,朱元璋眼中微不可察的变了变。

詹徽和傅友文,也蹙起了眉宇。

税收是华夏发展两千余年,不断完善传承下来的,改了一代又一代。

税收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基础,许多财政政策,都能从这里面体现,随便一个微小的改动,都有可能激化矛盾。

就算是现在大明朝廷政权,都不敢随便动税收政策,那小子居然如此大言不惭?

这不是胡闹么!

铁铉不等他人开口,便自顾自道:“太孙殿下,给了三条税收政策。”

铁铉将清丈土地,扩大征收面。

统一赋役,限制苛饶。

计亩征银,官收官解。

三条基本税收改革,一一说了出来。

说到最后,铁铉的声音渐渐小了起来。

因为开始的时候,朱元璋还在漫不经心的翻着奏疏,而詹徽和傅友文也在交头接耳的小声讨论。

可现在…

大殿内,一片寂静!

安静的落针可闻!

铁铉微微抬头,发现洪武皇帝的身子有些僵硬在原地。

詹徽和傅友文更加夸张,直接嘴巴长的碗口大,眼睛瞪的比鸡蛋还圆!

不知过了多久,朱元璋才倒吸凉气:“他.…都是他给出来的改税意见?有没有朱观主帮忙?”

铁铉点头:“有的,然后太孙殿下在观主说的基础上,改了一些。”

这时候,朱元璋和詹徽三人才松口气。

就是嘛,这种伟大到逆天的税收改革,要是这么容易说出来.…

“而这说出来后,太孙殿下不是在给意见,是在下命令。”

噗!

朱元璋端着的茶水,差点喷出来!

你说话能别喘气行不

老爷子蹙眉,认真的盯着铁铉:“换句话说,这些税收改革,都是他和朱观主制定的?”

铁铉点头:“对!”

嘶!

这一次,朱元璋和詹徽三人竟同时倒吸凉气。

作为帝国最高主宰者,帝国财政最有权柄的官儿,他们很容易就能知道朱雄英和朱长夜,所说的这三条税收意味着什么。

且不说其他的,单就那一条将赋役全部折算成白银,这就是一条划时代的改革!

这样的税收政策,别说放在交趾,就算放在国朝内,都极具超前眼光!

不过国朝内施行起来困难重重这是真的,但如果放在一个新打下来的政权来看,这条税收政策一定是划时代的伟大的变革!

当赋役统一起来,合并起来,按照田地征收,不但能提高征收效率,还能杜绝逃避税收的漏洞!

傅友文眼中熠熠生辉,热忱的看着老爷子,脱口赞扬道:“皇孙.…大才!太上皇,亦是大才!”

说完之后,他愣了愣,这才意识到自己失言,赶紧要弥补。

朱元璋摆手:“不要改口了,铁给事中既然给那小子用了,想来他也知道咱爹的身份了。”

铁铉笑笑:“陛下英明。”

朱元璋脸上微笑了起来,露出一抹得意的笑容,笑容中又有些骄傲。

瞧,这就是咱爹啊!

利害着呢!

他看着詹徽和傅友文,开口道:“雄英这孩子,这可不是咱教的,是咱爹教的,还有他自己也琢磨出来的!”

“呵!臭小子!深藏不漏呀!”

傅友文和詹徽是老油条了,和铁铉这种愣头青不同,他们深谙马屁之道,闻言忙不迭道:“皇孙青出于篮胜于篮,皇上乃伯乐,皇孙乃朱家千里驹也!”

朱元璋笑的合不拢嘴:“对对,说的很对!”

“这三条税收改革,到也给咱提了个警醒,你户部自明年开始,准备准备,也重新丈量土地吧!”

“咱的大明,太多土地被隐匿了,都给朕揪出来!”

傅友文忙不迭道:“臣,遵旨!”

“交趾咱就交给他折腾了,咱倒是期待,想看看他,究竟能给咱折腾出什么样子的成果出来。”

朱元璋笑了笑,挥手对三人道:“都下去吧。”

“鼎石,你好生做,不要令咱和咱大孙失望。”

铁铉心里对皇室感激极了,老爷子没有因为自己是色目人就心怀厌恶,皇孙更是对自己恩惠有加。

他从没这么感动过,从未有这么同时沐浴两位君恩过。

而今只感觉自己幸运至极。

闻言,铁铉恭敬肃穆的道:“臣!一定尽心尽责!”

铁铉出了谨身殿。

他很奇怪。

明明皇上老爷子,对外面太上皇那么看重。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对朝野公布身份呢

难倒这里面,还有什么难言之隐不成吗?

铁铉想不明白。

实际上,是朱长夜过惯了平平淡淡的生活。

还活着的时候,在那朱家村待了一辈子。

因为系统死后苏醒,则是在龙虎山修炼待了一辈子。

早就已经,习惯于这种平静生活。

….…….….….…

明天是小年。

家家户户,已经开始张灯结彩。

朱雄英在东宫后院里面,开始提炼玻璃。

这几天,

通过师尊的提点,他不断的实验,一次次失败,终于在今天,提炼出了两块比较完整的玻璃镜片。

接下来便是打磨凸透镜片。

这个过程,需要自己去甄别镜片的厚度。

他不知道朱元璋的近视程度,不过寻常和老爷子接触,心里大概有个判断。

腊月二十三这天,朱雄英打磨好了镜片,开始用细铁丝制造镜框。

后面的工序比较简单,等一切制作完毕之后,他便将眼镜给存放了起来,只等老爷子过寿时送给老爷子。

今天是小年。

府内张灯结彩。

天朗气清。

临近年关,雪天反倒是少了。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