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邓允衡的面子,逐渐成型的关系网

《重回1980年去享福》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京城某部委某司。

赵菁正在办公,桌上的电话陡然响了起来,她放下文件,接通了电话:“您好,这里是XX司。”

电话里,传来了邓允衡那熟悉的声音:“领导,是我,新年好啊!”

接到这个让她欣赏的前下属电话,赵菁的心情明显变好,打招呼道:“邓县长,新年好!”

两人笑着寒暄了几句,邓允衡才插入主题道:“领导,我这次给您打电话,是为了邀请您来参加我婚礼的。”

赵菁惊讶道:“邓允衡,你这保密工作做得挺好的啊,啥时候谈的对象?”

邓允衡笑道:“去年谈的,是我爸帮我物色的,我也觉得挺好,就处上了。”

赵菁闻言心中多多少少有些遗憾,早在邓允衡在她手底下工作的时候,她就看中了这个前途无限的下属,准备把他介绍给自家小姑子的,可惜她试探了一下婆婆的口风,她那个婆婆对于门当户对比较看重,她也就没帮着牵线。

后来这个下属从老家回来给她送土特产的时候,倒是凑巧跟她那小姑子撞上了。

她那個小姑子对邓允衡的印象也挺好的,只可惜双方不在同一个部委工作,再加上赵菁碍于婆婆也不好帮忙牵线,两人见不到面又没人帮忙撮合,自然没能擦出爱情的火花。

再加上不久之后,邓允衡就主动申请调到福建那边工作了,双方隔着数千里的距离,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如今,听到邓允衡要结婚的消息,那她的小姑子就更加没机会了。

赵菁心中微微叹息,嘴上却笑着问道:“邓允衡,你这对象是哪里人啊?家里是做什么的?我得帮忙看看,对方到底配不配得上咱们部委出来的杰出人才。”

邓允衡哈哈笑道:“领导您太抬举我了,我这对象是湖北武汉人,她爸爸也是体制里的。”

赵菁的反应还是相当快的,立马就问道:“是省里的哪位领导吗?”

邓允衡笑着说道:“我这准岳父姓顾。”

赵菁闻言瞬间了然,她原本就是官宦家庭出身,再加上她自己也是体制里的一员,对于省级及以上的同行她基本都背过对方的资料,邓允衡这一说,她自然是第一时间就知道是谁了。

虽然对方的家世跟她娘家或者婆家都没得比,但怎么说也是省级,放眼全国也没多少,也是真正的高干了。

赵菁连连夸赞道:“你这准岳父真是好眼光啊,一眼就挑中了你这个乘龙快婿。”

邓允衡谦虚道:“领导过奖了,能成为他老人家的女婿,是我的福气。”

赵菁失笑道:“你啊,还是这么会说话,你大喜的日子是哪一天?在哪里办酒?”

邓允衡道:“大喜的日子是农历二月初七,在我老家办酒。”

赵菁道:“行,我一定到。”

邓允衡道:“谢谢领导给面子。”

……

江苏。

沛县政府某办公室。

李海波接到了北大校友邓允衡打来的电话。

这李海波,是当时北大的学生会主席,拥有良好的家世背景,是学校最牛逼的风云人物之一,两人共事过一段时间,结下了不错的友谊,当初毕业选择就业方向的时候,邓允衡还咨询过对方的意见呢!

而且,毕业参加工作后,两人也一直没有断过联系。

随着两人地位不断上升,双方也都比较看重对方的前途,友谊自然是越来越深厚。

在互相打过招呼后,邓允衡就开门见山的说道:“李县令,这次给你打电话,是想邀请你来参加我婚礼的。”

李海波笑骂道:“好伱个邓县长,没想到婚姻被你抢先了,弟妹是哪里人?家里什么背景?”

邓允衡微笑道:“武汉人,家里也是体制里的。”

李海波试探着问道:“省级背景?”

邓允衡嗯了一声,然后开玩笑道:“李县令,你在这方面可是落后于我了,可得加油了哈!”

李海波闻言,心中更加重视这个北大校友了,他已经足够优秀了,还拥有不俗的家世背景,也比邓允衡先参加工作。

结果没有什么背景的邓允衡,竟然能跟上他的晋升脚步,实在是厉害。

如今娶的老婆家里拥有省级背景,肯定能给他带来不小的助力,或许不用多久,邓允衡不仅级别不输于他,就连职位上也能跟他平起平坐,成为福清县的县太爷。

这种前途远大的校友,是值得深交的。

因此,面对邓允衡的玩笑,李海波笑着回应道:“是啊,我得加油才行,可不能在这方面落后于你。”

邓允衡哈哈笑道:“那我等着喝你的喜酒。”

接下来,双方又闲扯了几句,最后说清楚摆酒的时间与地点后,才挂掉了电话。

……

这一天,邓允衡一直在给以前的老领导、关系好的同事、北大的同学、校友打电话。

在北大这帮玩得好的同学、校友与老乡当中,目前混得最好的是李海波这个学生会主席,现在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县太爷了。

其次,就是邓允衡和宋瑜,都是正处级干部。

其他的都远远落后于他们三人,要么还在原地踏步,要么是副处级。

包括赵长征这个原广西老乡会的会长,目前也只是副处级。

当然了,这赵长征当初选择了去XZ打拼,他的晋升难度比其他人都高,含金量也更加充足,未来的前途很难说,有可能会一辈子默默无闻,也有可能会一飞冲天。

这个就得看机遇,以及自己的本事了。

邓允衡亲自打电话邀请对方来参加他婚礼的,都是一直保持联系的,这张逐渐成型的关系网,从他入学的那一天就在父亲的提醒下开始编织,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这张关系网就能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了。

而接到他电话的人,都只有两个字回应——必到。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邓允衡在领导、同事、同学、校友、老乡等人心目中的地位了。

在这个交通不便的年代,隔着数千里远的距离,还不知道到时有没有工作要忙,这种情况下敢说出“必到”这两个字,那是真的把邓允衡当成了极为重要的人。

……

松山高中。

教师宿舍二楼,李红军正在给儿子李华新上思想课。

“儿子,今天是你上高中的第一天,有些话我觉得有必要跟你说一说。”

李红军看着这个被他寄予厚望的儿子,语重心长的说道:“你从小学到初中,我已经很用心的去辅导你了,但你的成绩在班里却只能排在中上水平,一直没办法名列前茅,你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吗?”

李华新看着脚趾头道:“不知道。”

“抬起头来,看着我。”

李红军看着这个不成器的儿子,有些无奈的说道:“问题就出在你读书不是自愿去学,而是被我逼着不得不学,我学生邓允衡你知道吧?”

李华新嘴角抽搐了一下:“知道!”

父亲教出了一个北大高材生,一直被他视为教书生涯中最大的荣耀,在家人面前说得没有一百遍都有七八十遍了,李华新听得耳朵都快起茧了,结果父亲还问他知不知道?

虽然知道这是父亲常用的开场白,但也够让他崩溃的。

李红军道:“他在上高一的时候,成绩在班里其实也只是中上水平,跟当时的班长比有着不小的差距,可到了高二之后,他的学习成绩就开始突飞猛进,你知道为什么吗?”

李华新又不是傻子,父亲都说得这么明显了,他便顺着父亲的话答道:“因为你这个得意门生在上了高二之后,就开始发愤图强,自觉学习?”

李红军点头道:“不错,其实在高一的下学期,邓允衡就开始发愤图强了,只是一开始没找对学习方法,所以他的进步速度还不够明显。

等到了高二之后,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再加上他集中全部注意力自觉去学,这才让他的学习成绩一日千里,最终考上了我们松山高中建校以来的第一个北大生。”

李华新闻言心中也有一丝触动,父亲这个得意门生有多风光,他可是非常清楚的,从北大毕业才短短几年时间,就已经当上了县长,真的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要是有可能的话,谁不想成为这样的人啊?

李红军见儿子有些意动,便打铁趁热的说道:“儿子,接下来的三年,就是最关键的三年,如果你想成为大学生,毕业后有一份人人羡慕的工作,那你就要发愤图强,自动自觉去学习。

你年纪也不小了,身为一个高中生,也该懂事了,爸以后不会再逼你学习,要不要学,全凭你自愿。

总之,三年后你要是考不上大学,那你就跟着村里的那些后生去广东打工吧!

言尽于此,你的人生该怎么选择,你自己作主。”

李华新默默点头,今天这开学第一课,让他看到了不一样的父亲,也让他感受到了真正的压力。

他还没成年呢,就要选择自己的人生了!

就在李华新心乱如麻的时候,忽然传来了咚咚咚的敲门声,他连忙走过去开门。

敲门的不是别人,正是邓允华,他笑着问道:“请问,李老师在家吗?”

“在的。”

李华新把门打开,说道:“爸,找你的。”

李红军此时也看到了邓允华,有些意外的说道:“邓允华,你怎么来了?”

邓允珠跟邓允华这对学渣姐弟,托了他们二哥的福,全校的老师都认识他们,李红军作为邓允衡的班主任,那就更加不用说了。

“李老师,我是过来给您送请柬的。”

邓允华从公文包里拿出一张请柬,双手递给对方道:“我二哥农历二月初七结婚,原本他应该亲自来给您送请柬,但他现在还在福建那边工作,要到婚期的时候才有空回来,所以这个请柬就由我来送。”

李红军接过请柬,满面红光的笑道:“好,真是太好了,你二嫂是哪里人啊?”

邓允华道:“湖北武汉的。”

李红军惊讶道:“这么远啊?”

邓允华笑道:“是有的远,李老师,我二哥结婚那天,上午九点左右会有车专门到学校来接你们,我现在还要去给其他老师送请柬,就先走了哈!”

李红军点头道:“好的,你去吧!”

等邓允华离开,李红军就拿着请柬乐哈哈的看了起来。

……

日月如梭。

不知不觉时间就来到了农历二月初五。

湖北武汉。

某家属院。

顾家正在招待自家的亲戚。

顾家的亲戚其实不多,顾父出生在那兵荒马乱的岁月,他的父亲是一名老红军,他能走到今天的高位,除了本身比较出色的工作能力以外,也享受了父亲的余荫。

当然,他们家也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全家就只有他一个人活到了解放之后。

因此,顾父这边的直系亲戚是没有了,只有一个远房表妹带着她的儿女儿媳以及孙辈们过来。

顾母那边的亲戚都在广西,而顾采薇原本就要嫁到广西去,自然不用赶到武汉来。

剩下的亲戚,就是大女儿的婆家人了。

至于其他同事、下属以及朋友啥的,顾家是一概没请,他们没有高调嫁女的意思。

……

与此同时,以邓允衡这个新郎为首的接亲团队,也坐着飞机来到了武汉。

这次来接亲的人不多,就一个小小的六人团队,家人有大嫂、姐姐和三弟,朋友有宋瑜和楚振宇,再加上邓允衡自己,刚好组成一个六人接亲团队。

需要说明的是,坐飞机过来的只有五个人,楚振宇这个北大同学兼室友,原本就是湖北人,他毕业后选择回家乡工作,目前是副处级干部,担任副县长的职位。

正因为他是湖北人,邓允衡才让他成为了接亲团队中的一员。

前往饭店安顿的时候,邓允衡不禁感叹道:“武汉真不愧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我们广西南宁跟这里相比真不是一个等级的,相差太远了。”

<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