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即日起,全族最穷的家庭,都至少拥

《重回1980年去享福》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第365章即日起,全族最穷的家庭,都至少拥有几个达不溜存款!

下午。

那耶邓氏新祠堂门口。

主席台上,整整齐齐的摆着一堆崭新的钞票。

这些钱的面值不再是以前那些十元的大团结了,而是变成了百元大钞,这些百元大钞正是我国1988年5月10日发行的第四套人民币,因为才刚流入市场不久,所以全都是那种让人不忍心花的新钱。

由于钱的面值变大了,因此桌上的钱虽然有接近3000万元,但看起来比之前客运公司分红也多不了多少。

等银行的运钞车离开后,族人们都开始议论纷纷。

“怎么这些钱看着跟以前的不一样啊?”

很快,分红就接近尾声了。

母女俩一边吃一边称赞,等饭吃得差不多了,顾母才提醒道:“薇薇,这几天你要注意信件,我猜邓允衡已经给你写了信,就是不知道哪一天会寄到。”

最重要的是,这个年代还没禁枪,村里的土枪土炮还是有的,还有村里的民兵虽然解散了,但该有的战斗力还是有的,寻常几个人想进村抢劫,欺负一些不团结的村或许可以,但一旦碰到团结的村时,那绝对是要完蛋的。

由于顾父的身份地位,顾母甘当家庭主妇,只是在省妇联挂了个闲职,平时在家做做饭,写写字,偶尔去上一下班,日子过得相当的悠闲惬意。

邓允华乖乖点头道:“知道了爸。”

这笔钱,除了10块钱的人口钱以外,剩下的大家就自愿捐款吧!”

“邓允强,120股,24万元。”

卢桂英笑道:“行,那就这么定了,先把礼品准备好了,再拿钱去还。”

邓昌玉大手一挥道:“再替你爸妈也准备一份。”

邓世荣点了点头,看向小女儿道:“阿珠,说说你的情况。”

顾母猜得没错,邓允衡确实给顾采薇写了信,并且已经寄了出去。

所以,我想了想,还是得教你一些简单的菜,免得你嫁人后连吃的都解决不了。”

邓世荣见状,便点头道:“行,那明天一直到年廿八,闲着没事的就去挖沙或搬运碎石,等过完年再接着干。”

如今,食品公司第一次分红,就让他赚得盆满钵满,真的是羡煞旁人。

武汉某家属院。

“国家推出了新的100元?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啊,我怎么不知道?”

人一旦沉浸在工作当中,时间是过得非常快的,不知过了多久,顾母的声音从厨房传了过来:“薇薇,你过来一下。”

很快,顾母便把这两道菜做好了。

顾采薇道:“记住了,看起来挺简单的,回头我试着做一下,看看能不能做成功。”

下午。

邓昌玉连连点头道:“这是应该的,要送什么礼你有想法了没有?”

电报汇款,简称电汇,就是收汇局拍发电报给兑付局,由兑付局凭以开发电报汇票,并用电报汇款通知请收款人来局领取汇款的方式。电报汇款的速度比普通汇款要快,但用户使用此业务时,需加付电报费,如有附言(一般字数有限制)还需另付附言费。

在上菜的时候,顾母问道:“怎么样,具体步骤都记住了吗?”

顾采薇闻言微微有些意外,不过母亲这话说得也有道理,这个年代可不像后世,大部分都是男人做饭,现在一百个家庭里面有九十九个是女人做饭,这是社会风气所决定的。

卢桂英默默盘算着,等拿钱去还娘家兄弟的时候,要给这些兄弟送上什么样的谢礼才好呢?

“邓昌雄,260股,52万元。”

所以,这个年代如果谁家的孩子在广东打工,那父母就经常会收到广东寄回来的汇款单。

众族人纷纷答应下来,至此这场分红大会就算是结束了。

“……”

顾采薇点头道:“我知道了,那你开始吧!”

顾采薇把刺绣放下,站起来伸了伸腰,才走向厨房,问道:“妈,什么事啊?”

邓允珠说道:“我比不了大哥大嫂,今年火锅店的利润只有50万左右,不过营业额现在是一个月比一个月高,证明生意是越来越好了,明年的利润应该比今年要好。”

“行吧,那要怎么做?”

这是第一封信,肯定不会有什么暧昧语言,也没有一上来就急匆匆的表达爱意,那样太轻浮了。

赚得仅次于族头的邓昌宝笑道:“那我就捐60000块钱吧!”

顾采薇颇有信心道:“做法的步骤应该不会错,就是在调味上放多少,这个恐怕要多试几次才能把握住分寸。”

自家能够占据如此多的股份,九公的提醒与支持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还有就是她的那些娘家兄弟也够意思,不仅把家底都掏出来支持她家,还帮他们夫妇去银行贷款,这才拿下了这么多的股份。

“邓昌玉,120股,24万元。”

要是收到信之后,连回信的冲动都没有,那证明两人是真的不合适,趁早另寻良缘吧!

临近年关的时候,从京城回来的邱永年再次向邓允衡发出邀请,请邓允衡这个二哥到他家过年。

等四哥说完,邓允恒也汇报了一下他的学习情况:“爸,我现在的学习成绩还算可以,像二哥和三哥那样考清华北大是不太可能了,不过考个重点大学还是有希望的。”

因为顾父今天有饭局,不回来吃晚饭,所以顾家母女只准备了一条武昌鱼和一道青菜,都是制作方法比较简单的菜。

小冬儿恍然大悟,随即瞥了弟弟一眼:“真是便宜你了。”

……

“有了这100元面值,以后用钱的时候就方便多了,就算一两万块钱,也可以随随便便的往裤兜里放了。”

“当然不一样了,这不是以前的大团结了,而是国家新推出的100元,我在县城的时候见到过。”

念到名字的族人们一个个上去领钱,基本没有低于两万块钱的,那一叠叠百元大钞入手,族人们都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邓允星,15股,30000元。”

邓世荣笑眯眯的说道:“什么奖励爷爷先保密,反正一定是你喜欢的东西。”

所以,不管族头能分到多少钱,他们都只有高兴,绝对不会有嫉妒。

邓允贵道:“九叔,这铺水泥路的话,肯定要用到沙石,反正现在距离过年还有十多天呢,大家闲着也是闲着,干脆就先弄一部分沙石,等过完年了咱们再接着弄,免得干等着浪费时间。”

去年食品公司成立,族人们为了多搞一些股份,十有八九都找自家的亲戚朋友借钱了,如今有钱还亲戚朋友了,很多族人都念着亲戚朋友的好,在还钱的同时都盘算着送亲戚朋友一些什么礼品,用来表示感谢。

类似邓昌玉夫妇的对话,不断的在那耶邓氏其他家庭上演。

这些钱,有一部分要拿来还亲戚朋友以及银行贷款,剩下的钱有些家庭喜欢藏现金,有些家庭想要存银行,这个邓世荣是任由他们自己处理的。

而以那耶邓氏如今的凝聚力,等闲几个抢劫犯进村抢劫,那完全是找死。

其中最让族人们感慨的是食品公司的总经理邓昌玉,他此前在族里可以说是平平无奇的一个人,但在族头牵头集资成立食品公司的时候,他不仅被族头直接提拔为食品公司的总经理,还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入了足足120股,直接比肩族里那些经济条件比较靠前的族人,可谓是一鸣惊人。

这样虽然没有南宁和博白的自建楼那么好,但却能省去很多资金和时间,用来加快超市的发展和布局是有利的。

卢桂英道:“我想给我四个嫂子一人打个金手镯,再给我四个哥哥一人送块手表,你觉得怎么样?”

顾母笑道:“行,那明天咱们继续吃这两道菜,到时全程让你来动手,我就在旁边看着,你要是哪一步做错了,我就第一时间给你纠正过来。”

此时,有好几个族人在负责数钱,每数出十张百元大钞,就会用其中一张百元大钞把其余九张打横夹起来,这样一叠就是一千,每股分红两千块钱,那就是两叠,非常的简单明了。

于是,顾母便开始了现场教学。

邓世荣问道:“柳州的超市,你筹备得怎么样了?”

总不能一直到外面吃吧?

小冬儿见爸爸、小姑姑、四叔、满叔都向爷爷汇报了成绩,她也有模有样的说道:“爷爷,我学习成绩也还可以,期末考试得了全班第三名哦!”

今年大儿子并没有闲着,而是走了不少城市,最终在柳州物色到了一个适合开超市的场地,那是某家工厂的废弃厂房,邓允泰砸钱把地皮连带厂房都买了下来,准备把厂房改建成超市。

这次食品公司的分红,除去之前投入的钱,还赚了足足12万。

人群中,卢桂英目送丈夫邓昌玉上去领钱,脸上的笑容是怎么掩饰也掩饰不住。

他们夫妇也算是特殊情况,卢桂英不仅找娘家的兄弟借钱,还让他们到银行帮忙贷款,所以才欠下了大人情。

不到十分钟,捐款的总数就突破了180万,看得邓世荣满意不已。

什么时候双方都开始每天期待收到对方的回信时,那这段感情十有八九就能成了。

邓允强在食品公司的股份,跟邓昌玉是一样多的,在客运公司的股份还超过邓昌玉,如今邓昌玉出手就是20000元,他自然也不甘示弱,便也跟着开口道:“九公,我也捐20000块钱。”

顾母点头道:“行,那我这就出去买。”

现在分红之所以要分现金,倒不是为了装逼,主要是这个年代不像后世,可以直接把钱打到卡里,简单方便。

至于分到族人的手里后,这些钱肯定也是安全的。

而且他身为食品公司的总经理,自然清楚方便面厂现在的利润有多惊人,只要不出什么意外,以后的分红肯定会越来越多,他是注定不会再缺钱了。

之所以到南宁过年,主要也是为了顺应他们这边的风俗习惯,那就是搬新家的第一年,要留在新家这边过年。

邓世荣微笑道:“这也不错了,火锅对于现在的人来说,算是高消费的东西,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是真的吃不起,好在现在有钱的人越来越多,火锅店生意越来越好是正常的。”

很快,顾母写完了一往篇诗词,搁笔问道:“薇薇,今天你想吃什么?”

好在,顾采薇是个心灵手巧的姑娘,连刺绣这么复杂的技艺她都能做到登堂入室,这烹饪一道也没有多难,听母亲讲解再看母亲操作,她心中多多少少有点数了。

至于顾采薇,她没有参加工作的意思,目前的心思都放在刺绣上,随着刺绣技艺越来越精湛,她的刺绣作品拿到市场上卖,也能让她有着不菲的收入,比其他上班的人强多了。

今年邓世荣一家没有回老家过年,也没有在县城过年,而是到南宁过年。

其他族人闻言也纷纷附和,干活的积极性很高。

现在我打算把这条村路从泥路弄成水泥路,然后在路的两边以及中间再种上漂亮的风景树。

邓世荣把钱收进麻袋里,然后看向底下的一众族人,说道:“各位族人,村里那条路的路基目前已经弄得差不多了,路占用了不少族人的田地以及宅基地,甚至还有十几户人家的房子都包含在其中。

下次依葫芦画瓢,只要多做几次,有经验了,相信做出来的味道不会比母亲差到哪里去。

写信,讲究的还是循序渐进,等双方通信的次数多了,话题自然而然的就会深入。

卢桂英道:“老公,咱们这个人情欠得有点大,我觉得应该给我那些兄嫂们送点什么礼,你觉得呢?”

邓世荣道:“反正尽力了就好。”

顾母说道:“以前一直没让伱进厨房,但你再过一两年或者两三年就要嫁人了,到时你身为妻子,丈夫要忙工作,如果你自己不会做饭的话,那一家人吃什么啊?

顾采薇嗯了一声,继续低头绣她的作品,现在作品已经到了收尾阶段,大概明天就能完工了。

等开始吃饭的时候,儿女们也开始了年终总结。

当然了,像邓昌玉夫妇这样的手笔,还是比较少的。

每一年的除夕,邓世荣都亲自下厨弄一大桌丰盛的饭菜,今年自然也不例外。

因此,对于族里的公共建设,九公既然有想法,他自然要大力支持。

“邓允贵,130股,26万元。”

邓世荣闻言哈哈一笑,夸奖道:“能进全班前三,这个成绩是很不错了,不过小冬儿你要继续努力哦,下个学期争取考全班第一名,你要是能做到的话,那爷爷就给你一个大大的奖励。”

邓允贵笑着说道:“我捐30000块钱。”

当名单念到族里经济实力排名靠前的族人时,那高额的收入让那些普通族人也是羡慕不已。

现在拿到这分红,她家也算是直接暴富了。

见女儿同意,顾母便兴趣盎然的说道:“你从没进过厨房,肯定不能直接上手,今天你先看着,我会一边做一边讲解,等你把菜的做法记下来了,到时再让你尝试着去做,多做几次自然而然的就懂了。”

张秀萍忍不住笑道:“因为冬子还在读幼儿园,没有考试啊!”

邓昌玉点头道:“嗯,我明天就回县城办这个事。”

……

这样既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又能赚到钱养活自己,对此顾采薇还是非常满意的。

以顾采薇外公的身份地位,哪怕现在已经退下来了,给她们母女俩买个飞机票,还是很简单的事情。

那耶邓氏搞分红,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早就有了一套成熟的方案。

接下来族人们把刚刚报名捐款的数目上交给负责收钱记账的族人后,就各自拿着几万到几十万不等的人民币,和家人以及同村的叔伯兄弟一起开开心心的回家。

邓昌玉和老婆一起提着22万现金回到了家。

母女俩是昨天回来的,这次回来母女俩没有坐火车,而是直接坐的飞机。

邓世荣嗯了一声道:“也可以了,你家电城开业比较晚,再加上前段时间换购物资,把很多顾客的口袋都掏空了,你能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