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邓允衡与何敏君的第一次见面

《重回1980年去享福》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第341章邓允衡与何敏君的第一次见面

京城。

赵菁和小姑子何敏君兴趣勃勃的逛着地坛庙会,看书画家泼墨挥毫,观民间艺人扎鬃人、剪窗花、捏面人、转风车、踩高跷、演双簧……品尝着各种各样的风味小吃。

足足逛了两三个小时,姑嫂二人才心满意足的离开。

去坐公车的时候,赵菁问道:“敏君,你是回家还是到我那里?”

何敏君道:“嫂子,我还是到你那里躲一躲吧,回家天天要应酬,过个年都不安宁,烦都烦死了。”

赵菁失笑道:“人家是巴不得有这种应酬,你这完全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40年代,县立凤山初级中学筹建,附近民众踊跃捐田作学校基金,捐田租达816石。

说着,赵菁又把话题引到她这个下属身上,说道:“我这下属还挺厉害的,虽然是农村出身,但他考上了北大,而他的弟弟去年也以广西理科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清华,兄弟俩上的都是国内最顶尖的大学,这种例子还真是不多见。”

环玉书院是知县南宫秀带头捐献俸银、国学生朱景博捐献地基兴建起来的。嘉庆八年(1803年),知县颜樾在众乡绅支持下,将书院移建于城北。

……

这种事情,哪怕是要出钱,也要给人家一个参与感,这毕竟是整个邦杰村所有人的共同小学。

赵菁汗颜道:“你这個要求就有点高了哈,你可是重点大学毕业的,全国考上重点大学的能有多少?而且据我所知,他们的学历基本都是大专,这已经很不错了。”

至于双旺初中,那是双旺乡所有人的初中,具体要怎么建得跟乡政府的领导商量一下再决定。

每年那耶邓氏的客运公司发放分红的时候,鸡麻坡、帮良、深水田村这些离得不远的官氏族人,得到消息后都会过来围观,今年自然也不例外,而且围观的人数比往年都要多。

何敏君见状不由得一笑,说道:“嫂子,你这下属还挺有趣的,他为什么要给你带喜糖啊?他结婚了吗?”

原来是领导的小姑子,邓允衡微笑着打招呼道:“何同志,你好!”

而压力大也可以理解,就是怕辜负了族人们的信任。

说话间,姑嫂两人已经走到了公交车站,也就结束了这个话题。

听到学校老师的报数,一直在外面围观的官氏族人也站不住了,这些小学跟他们也是密切相关的,他们村里的孩子三年级之前一般是在帮坝小学就读,等到了四年级就到那耶小学就读。

那耶村老祠堂。

她本身也是重点大学毕业,自然明白考上重点大学有多难,而排在最前面的北大清华,那难度就更加爆表了,反正她读书也算是努力了,可高考分数距离清华北大这个层次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

在博白,素有捐资办学的优良传统。

何敏君道:“肤不肤浅我不知道,反正他们给我留下的印象就是这样的。”

邓允衡满脸笑容的打招呼道:“领导新年好!”

不得不说博白人在这方面还是非常团结的,就算是那些在省外已经工作数十年,很少再回到家乡的博白人,在听说家乡要集资建校后,一个个都是慷慨解囊,为家乡的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邓世荣道:“像帮坝小学、马村小学、到章小学这种规模比较小的,每所小学大概花两万块左右。而那耶小学是我们重点建设的小学,我打算把它打造成全县硬件设施最好的小学之一,大概要花五十万左右。

赵菁笑吟吟的说道:“你现在已经参加工作了,年纪也不小了,妈开始替你物色对象是很正常的事,这年前年后你见了那么多优秀青年,到底有没有相中的?”

要知道,现在博白人口也就一百多万人,两年多的时间集资建校的资金将近两千九百万,这还真是没几个县能够做到的。

在邓世荣还没有出手的情况下,族人们一共捐了43万多,那战斗力也是杠杠滴。

如果是甜口的吃法,在煎得差不多的时候,就加入白糖,等糖融化把籺包裹住,就可以起锅了。

何敏君道:“有道理,要不等会咱们就弄这个来当晚餐?”

现在,全县都在集资建校,社会各界人士都在慷慨解囊,为家乡的中小学建设出一份力,我们那耶小学也已经破旧了,早就到了该重建的时候。

何敏君挽着嫂子的手臂,一边走一边说道:“那个不一样的,别人应酬是为了拉关系升官,而我每次应酬就跟相亲似的,让我浑身不自在。”

现在人家那耶邓氏正在捐款建这些小学,他们就算经济条件比不上邓氏族人,但他们这些年跟着那耶邓氏种植西瓜,其实也没少赚钱,经济条件比很多村都强。

赵菁不禁叹道:“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伱想找个如意郎君就真的有点困难了,妈的择婿标准你心里应该是有数的,家世背景不能比咱家差,想找个既满足妈的要求又符合你条件的对象,真的太难了。”

一个多小时后,捐款的数目统计出来了。

毕竟,博白县可不是那种富裕的县,直到二三十年后都还是自治区级的贫困县,但在教育方面,群众却如此舍得出钱,那后世博白县的教育能在广西名列前茅就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了。

何敏君轻笑道:“嫂子,你这个当领导的都发话了,做下属的能不记得吗?”

邓昌宝点头道:“明白了,那我就先抛砖引玉吧,我捐5000块钱。”他作为那耶邓氏经济实力仅次于族头的富豪,刚刚客运公司的分红他就拿了19200块钱,捐个5000块钱出去,不算什么。

直到进入80年代,县内集资那样的工作才重新得到重视,从去年的下半年开始,社会的各界人士便开始踊跃捐款,为家乡的中小学建设添砖加瓦。

还有帮坝小学、马村小学、到章小学(都是学前班到三年级的那种用来过度的小学)等等,这些都是要重修的。

随着去广东打工的人数越来越多,客运公司的盈利能力也是越来越强,今年给族人们的分红,已经高达800块钱一股了。

“原来是广西人啊,那还真是够远的。”

“不客气,那我就不打扰你们了,我出去买点东西。”

最后是双旺初中,大家都知道,那里原本是龙卅八这个贼头的土匪窝,改建成学校后,这么多年过去,无论是教学楼还是学生宿舍和教师宿舍,都已经非常陈旧了,也到了改建的时候。

看到这一幕,邓世荣心中是既高兴又感觉有些压力山大,高兴自是不用多说,能得到族人的绝对信任,这对于族头来说绝对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两种口味各有各的味道,您都可以试一试,尝一尝,味道应该不会让您失望的。”

50至70年代,因为一些特殊原因,集资建校,群众办学工作曾一度被忽视。

于是,就有官氏族人开口问道:“九叔,我们可不可以捐款啊?”

赵菁颇为意外的打招呼道:“新年好,你什么时候回来了?”

“领导,正好我给您带来了喜糖还有我之前跟您说过的土特产,您稍等一下,我上楼拿下来给您。”话音刚落,邓允衡便噔噔噔的上楼去给领导拿东西了。

算了,这媒人她还是不做为妙,要是成了的话,婆婆知道是她牵的线,或许会迁怒于她,那就影响她们的婆媳关系了。

赵菁想了想,说道:“也有可能是他们在你面前有点自卑,毕竟大家的家世背景都差不多,但你是重点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他们只是大专生而已,在学历上被你压了一头,他们当然想通过其他方式来体现他们的优秀。”

何敏君道:“或许吧,反正不管他们是什么心思,学历比我差的想跟我在一起,那是谈都不用谈。”

据博白县志统计,在1986年到1987年,全县共筹集资金1341.2万元,新建校舍15.43万平方米,建成标准教室1711间,教工宿舍1304间,维修校舍19.7万平方米,新置课桌5671套。

进屋之后,何敏君就问道:“嫂子,你这下属是哪里人啊?这灰水籺我连听都没听过,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东西。”

看到摆在桌上的那么多现金,这些官氏族人自然都是羡慕不已。

一个小时后。

尽管邓世荣已经有言在先,让大家不要盲目投资,免得亏本,但族人们现在对他这个族头的信任已经达到了极致,只要是他牵头成立的公司,一个个都打算无脑投。

姑嫂俩没有等多久,不到一分钟,邓允衡就拿着两个月饼盒以及一小袋喜糖下来,递给赵菁道:“领导,这就是我们家乡的特产灰水籺了,您拿回去把它切成块,吃的时候用油小火慢煎,把它煎成蓬松以及两面金黄的时候,就可以起锅然后均匀的抹上盐花就可以吃了,这是咸口的吃法。

咱们现在先把小学的资金筹集出来,至于双旺初中的资金到时再说。”

“我刚刚才到。”

邓世荣闻言笑道:“当然可以,这那耶小学不是我们那耶邓氏的事,是整个邦杰村的事,你们都是邦杰村的一份子,能够出一份力那是再好不过的。”

“……”

其他官氏族人见状,也都纷纷进行捐款,多的上百,少的十块八块,反正都算是出力了。

“等了那么久,终于又有机会了,这次我一定要抓住了。”

邓世荣原本想自己一个人把剩下的缺口补上,听到这官氏族人这么说,便点头道:“行,那回头大家互相通知一下,捐多捐少都是心意,反正我负责兜底。”

赵菁接过灰水籺道:“谢谢,真是有心了,千里迢迢的把这灰水籺带给我,我回头就按你说的做来尝一尝。”

赵菁笑道:“应该是不错的,至少在他们那边肯定非常有特色,听他说这是他们那边过年才吃得到的美食。”

至于亏本?

等邓允衡下楼了,赵菁才和小姑子一起回到她的二居室。

……

民国时期,县内许多学校也是靠民众捐资兴办的。

何敏君道:“家世背景我倒是无所谓,毕竟文化水平比我强的人,那肯定是国内排名前列的重点大学毕业,这样的人就算是农村出身,相信也能闯出一片天地,家里要是能在关键位置帮衬一把,未来的成就应该不会低。”

何敏君一脸不屑的说道:“什么优秀青年啊,都是一些虚有其表之辈,学历没一个能跟我比的,如果不是靠着家里的长辈混到一份不错的工作,就凭他们自己的努力,能有出息就怪了。”

何敏君惊讶道:“兄弟俩一个北大一个清华?那还真是太厉害了!”

何敏君撇了撇嘴,说道:“那还不简单啊,要是真有一个让我满意的对象,又因为家世原因让妈反对,那我就去找爷爷讨一份“圣旨”,妈就算再厉害,她也不敢跟爷爷唱反调,只要爷爷同意了,那一切都不是问题。”

赵菁心中一动,问道:“你的想法是好的,但妈那一关你怎么过?”

何敏君摇头道:“不会的,妈这人我了解,顶多就是开始的时候有点那啥,等过个一两年她心里接受了也就好了。”

邓昌宝问道:“九公,这几所学校,你打算建成什么样?”

无论是小学还是初中,都是我们孩子上学的地方,跟我们密切相关。

何敏君闻言赞同道:“嫂子你说得没错,像这样的才是真正的优秀,可比我妈让我见的那些家伙优秀多了。”

赵菁闻言,想帮忙牵线搭桥的欲望一下子就涌了出来,但话到嘴边她还是咽了下去。

何敏君感慨道:“这就是我看不上他们的原因,一个个本事没多少,牛皮却一个吹得比一个响,好像省级对于他们来说也是手拿把掐似的,完全不知道天高地厚。”

此时春运已经结束,那耶邓氏例行召开族会,给族人们发放客运公司的分红。

弄完集资建校的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