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大女儿的嫁妆

《重回1980年去享福》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第321章大女儿的嫁妆

除夕。

那耶村。

邓世荣再次做了一大桌菜,今年估计是大女儿最后一次在娘家过年了,等她明年出嫁后,就得留在婆家过年了。

在我国的其他地域,女儿带女婿回娘家过年,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

但是在博白境域就不一样了。

如果娘家离得近的话,那当女儿的带女婿回娘家吃个团圆饭,这个倒是可以,后世有不少夫妻都这样做,那些当女婿的把这一行为自嘲为“年审”。

不过,吃团圆饭可以,但肯定不会留下来过夜,无论是现在还是后世,除非是遇到什么特殊情况,否则除夕夜都没有女儿女婿留下来过夜的,无论多晚都要回婆家。

邓允峰笑道:“要想用电,那就赶紧把县城小区的房子装修好,等搬到县城去住后,就不用担心没有电用了。”

而欧家姐妹能有今天,自然也是托张秀萍的福。

邓允珠问道:“姐,二哥回信说假期没办法提前确定,那你打算什么时候摆酒?”

她现在才高二,距离毕业还有一年半的时间,原本也不急着想毕业以后的事,再加上二表嫂之前还给过她一个建议,让她高中毕业后再去县里读师范学校。

邓允珍赞同道:“是啊,爸只是跟你说说这个行业的市场前景,这做生意哪有这么容易的啊!”

邓允昆道:“这没有电确实是不方便,什么家用电器都用不了。”

聊着聊着,就聊到了通电的话题。

今天是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走亲戚的日子,整个坡心村家家户户都在忙着杀鸡宰鸭,招待客人。

邓世荣闻言心中一动。

不过对于邓世荣来说,倒是不着急。

如今,那家客运公司,仅仅一个春运就能赚上百万。

宋县长道:“之前我听他爸说,他今年大学毕业也选择从政,他现在分配到哪里工作了?”

然而,就是这款占尽了天时地利,明明可以封神的饮料,最终没有倒在和对手的较量中,反倒亡于内斗,实在是太可惜了。

随着凌晨零点的钟声响起,邓世荣心神有点恍惚,他是1936年生人,重生回到1980年的时候,他已经44岁了,如今时间不知不觉的就来到1986年,今年他就要过50周岁的生日了。

因此,提到张秀萍,村民就只有一个想法——命太好了!

除了张秀萍,欧国芳和欧国花这对堂姐妹,在村里也同样是令人羡慕的对象。

邓允珠眼珠子一转,说道:“爸,你放心跟我说,我保证认认真真把高中读完。”

邓允贵看向邓世荣道:“九叔,要不等过完年了,你去找乡领导聊聊这个事?以九叔你在双旺的名望,我相信就算是乡领导也会给三分面子的,说不定就给咱们先通上电呢!”

邓允珠脑子还是比较清醒的,她当然知道把火锅店开遍全国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应道道:“大哥,姐,我明白的,我又不是真的什么都不懂,一口吃不成一个胖子的道理,我还是知道的。”

宋大哥震惊道:“爸,没这么夸张吧?打磨个几年就能到你这个级别了?”

……

当然,这是在农村,如果是在城里,那就没有这么讲究。

宋瑜有三兄妹,大哥没有什么读书的天赋,勉强混了个高中毕业,然后在父亲的安排下进食品公司工作,目前已经是食品公司里面的一个小领导,属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那种。

吃饭的时候,邓允泰、张秀萍、邓允珍、邓允珠四人陪着邓世荣喝酒。

如果按照前世的发展,那他们村想要通上电,还有得等呢!

对于前世的族人来说,除了少数条件好的人家,大多数族人对于通不通电其实一点都不关心,因为就算通电了,他们顶多也就安装一个灯泡,然后一天舍不得用上几分钟,一个月下来的电费能控制到让后世人瞠目结舌的地步。

邓世荣夹了颗花生米扔进嘴里,一边咀嚼一边说道:“由于我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各地的风俗习惯以及饮食文化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在餐饮这个行业,全国各地的口味是很难统一的。

南宁,那是广西的首府,确实不是博白能比的。

听到这里,宋瑜便明白了,接话道:“看来,今年全县的晚稻,也遭受了病虫害?”

在春晚开始之前,众人都围坐在那里闲聊。

这款国产饮料从诞生开始,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一直高歌猛进,成为国内饮料界毫无争议的大哥,放眼国内没有哪一款饮料配当它的对手,可以说是牛逼之极。

这话听得宋母、宋大哥、宋大嫂以及宋小妹几人目瞪口呆。

这就是前世横门口全村人用电,都赶不上邓世荣家用电量一半的原因,实在是太省了。

当然,这是以后的事,现在想这些还早。

县城。

邓允珠点头道:“爸,我知道了,我会认真学习的。”

“这么说来,爸你还真是欠了邓叔叔一个大人情啊!”宋瑜现在也是体制里的人了,自然明白这种关系到民生的大事,父亲要是操作得好的话,那也是一份拿得出手的政绩。

宋县长一家也在吃着团圆饭。

邓允珍放下筷子,看向父亲道:“这个让爸决定吧,我什么时候都可以。”

邓允珠闻言眼中一亮,问道:“爸,你帮我也做好安排了?”

正所谓五十而知天命,一般人到了这个年纪,生命估计已经进入倒计时,该吃的吃该喝的喝,并时刻做好下去见祖宗的准备。

宋县长瞅了大儿子一眼,说道:“当初让你好好读书,你说什么也读不进去,北大的含金量可不是你能想象的,小瑜选择回南宁工作,要是一切顺利的话,十年内达到我这个级别也是有很大可能的。

邓世荣说道:“放心吧,你姐有的你都有,具体的等你毕业以后再说。”

你成绩本来就不行,别东想西想,老老实实的把高中念完再说。”

而现在听父亲话里的意思,已经帮她铺好路了,她自然是很感兴趣。

邓允珠闻言抓头挠腮道:“爸,你这话说一半,这不是存心让我着急嘛!”

接下来,一家人就没在这个话题上多聊,而是聊起了最近族里最热门的话题——重建祠堂。

而在众多回娘家走亲戚的人当中,张秀萍、欧国芳、欧国花这三个从小一起玩到大的小姐妹,是最引人瞩目的。

能够获得全国人民一致认可的美食可以说是少之又少,而火锅便是其中之一。”

晚上的时候,上下二三村的族人都例行的来邓世荣家看春晚。

这个收入,放眼整个坡心村,也就张秀萍的娘家能够压一头,其他人家一个月能赚到人家的零头,就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至于本山大叔,那是从1990年才开始登上春晚,属于他的时代还没有到来呢!

县政府大院。

短短几年的时间,各种大事接踵而来,早就把坡心村的人给震麻木了。

想到这里,邓世荣应道:“行,等过完年了,我就去找乡领导聊聊这个事,争取让我们邦杰早日通电。”

宋县长闻言赞叹道:“这进了部委,以后就真的是前途无量了,在部委里面打磨个几年,再下放到地方任职,到时估计就能跟我平起平坐了,真是厉害啊!”

这是他专门炒来喝酒的,在锅里倒入一大碗生盐,待生盐炒热后放上沙虫干,用中小火慢慢炒,这样炒出来的沙虫又香又甜还颇有嚼劲,是一道非常不错的下酒菜,就是价格太贵,一般人家是绝对舍不得这样吃的。

……

宋县长点头道:“不错,今年的晚稻,再次出现席卷全县的病虫害,幸亏有不少群众听劝,选择了种植红薯,从而大大的减轻了损失,否则今年恐怕没多少人家能够安安心心的过年了。”

……

邓允珍闻言不由得眉开眼笑,她不是贪娘家的嫁妆,但父亲默默为她准备了这么好的嫁妆,可见对她这個当女儿的是十分的重视,这才是最让她高兴的事情。

宋瑜看向父亲,疑惑道:“爸,你欠邓叔叔什么人情了?”

在他的影响下,儿女儿媳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或者是什么值得庆祝的日子,都会陪他喝点。

邓世荣瞅了他一眼,说道:“你二姐确实只比你高一届,但她比你大了四岁,已经是成年人了,我才提前跟她说一下,你现在离成年还早着呢,跟你说了也是白说。

那种酒喝起来,对于邓世荣来说一点意义都没有,他喝酒仅仅是为了助兴而已。

这火锅要是经营好了,就像超市一样可以开分店,阿珠你要是有那个本事的话,可以把火锅分店开遍全国,到时这火锅连锁店有多赚钱,恐怕会超出我们所有人的想象。”

看着一脸震撼的儿女儿媳,邓世荣笑道:“当然厉害,不管是哪个省份的人,除了极少数人以外,大部分人都是喜欢吃火锅的,你们想想这是多大的市场啊?

这个收入,哪怕是放到现在,也是高到吓人的收入,而在五六年前,那更是极少有人能比得上。

于是,一个个都议论着等村里通电后,要购买什么家用电器,就好像村通电已经是板上钉钉了一样。

而且,这只是开始,没过多久人家公公就砸了三十多万到县城去开了一家全县最大最高档的饭店,把听到这个消息的村民们都惊得目瞪口呆。

宋县长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指点了大女儿一番后,问道:“小瑜,你跟你那位校友邓允衡最近还有联系吧?”

宋瑜道:“当然有联系啊,我们经常写信的。”

邓允泰听得也是震撼不已,不过性格稳重的他很快就冷静下来,说道:“把一家火锅店经营好都不容易,更别说是把火锅店开遍全国了,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阿珠你还是先认真把高中读完,到时再从无到有的筹备你的火锅店,等积累出丰富的经验,钱也赚到了,再考虑开分店的事不迟。”

邓世荣闻言欣慰的说道:“你能这么想就好,把火锅开遍全国,那是你的终极目标,实际操作的时候,自然是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发展。不过那都是以后的事,现在你的目标是好好学习,尽量多掌握一些知识,这对于你以后的发展也是有帮助的。”

“县城的房子之前已经在装修了,我打算用这套房子来给你们当婚房,所以到底什么时候摆酒,得根据明年房子的装修进度来决定。”说完,邓世荣便拈起一条沙虫慢慢的撕咬起来。

张秀萍就不用多说了,人家嫁得那是真好啊,刚嫁过去的时候,公公跟人合伙开着一家缸瓦厂,一个月收入几百块钱,而老公则是缸瓦厂的大缸师傅,一个月也有两百多块钱的收入。

宋大哥与宋小妹对视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眼中的无奈,他们这种考不上大学的,跟大妹(姐姐)这种北大生比,差距确实是太大了。

邓世荣想了想,还是稍微给他透露了一点点,说道:“你们几兄妹的生意,我都安排在南宁,博白毕竟只是一个县城,发展前景肯定是不能跟南宁这个首府比。”

邓允泰、张秀萍、邓允珍等人闻言也有些惊讶,他们也没想到父亲(公公)给阿珠(二姐)安排的是开火锅店。

春晚,还是一如既往的精彩。

邓允珠也跟着点头道:“是啊爸,大表兄开的羊肉火锅,是我们见过的第一家火锅店,我们对它确实不够了解。”

小妹同样考不上大学,被父亲安排到电业公司工作。

宋瑜目前是在南宁工作,坐班车几个小时就到家了,春节有假期自然是要回家过年。

然后,族人们都闭上嘴巴,注意力全部集中到电视机上。

最让他们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这饭店的收入进的居然是张秀萍的口袋……

至于邓允嵩、邓允华、邓允恒这三个还没满十八周岁的,目前就只能喝健力宝了。

当时我觉得他这个想法确实不错,不管乡下的群众听不听劝,反正我们县政府已经尽力了。”

总之,张秀萍、欧国芳、欧国花这三个从小一起玩到大的小姐妹,如今已经是坡心村所有阿妹的偶像了。

紧接着,张秀萍那个公公又牵头在族里成立了一家客运公司,听说又砸了三十几万下去。

宋母接话道:“说起你这个校友,你爸还欠人家父亲一个人情呢!”

邓允贵说道:“今年老虎头水库的三管电站已经建好了,也不知道我们邦杰有没有机会通上电。”

大嫂也在食品公司工作,就是一个普通员工。

邓允强道:“县城的房子当然要装修,但我们多数时间还是住在村里的,所以村里要是能通上电,那是最好的。”

我们认为很好吃的菜,其他省份的人吃了,会觉得一般般甚至是难以下咽,而其他省份的人认为很好吃的菜,可能在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