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M国历史书上的六个中国人

《短视频剧透历史:开局现代战争》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当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被写进M国历史书的时候,你知道还会剩下多少吗?短短20页,只记载了6位中国人的故事】

【第一位秦始皇,在秦一统六国以前,中国其实更像是一个松散的联盟,各个诸侯国之间彼此独立,直到秦始皇一统六国,中国才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一个整体,而完善的这个制度,中国也就迈入了封建社会】

【你像如今的欧洲,还是散装的,那么小的地方塞了48個国家和地区,像M国其实也不是集权国家,各个州都有一定的独立自主权,有点像周天子和八百诸侯国】

【第二位就是把这一套封建制度继续发扬光大的人,也就是汉武帝刘彻,在M国人看来,这个汉武帝最重要的治国思想就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他让儒家成为了万事不易的显学,也奠定了我们中国人的思想根基】

【关于汉武帝军事方面的成就和战争对国内的影响,M国就没有大篇幅的介绍,比如说他北伐匈奴的过程,连年的战争对经济的重创等】

【而是以西方人的视角总结了战争的影响,在被汉武帝击败之后匈奴们就开始向西一路溃败,他们杀入了欧洲,频繁的侵扰当时欧洲的罗马帝国,加速了这个欧洲最强帝国的瓦解】

秦,咸阳宫。

嬴政的心情是复杂的.几千年后他的功绩还有人记得,还是地球上非常强大的国家,可以说是震古烁今了。

如果不是知道既定历史上,他三年后驾崩逆子篡位,六年后大秦灭亡那这肯定算个好消息。

但后世提起大秦,提起他就是‘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又或者‘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除此之外别无所载

对于大秦灭亡的内容是只字不提,他也不知道问题在哪。

难道逆子真的天赋异禀,三年时间就将大秦糟蹋完了?

可再昏庸有大明的一系列皇帝更荒唐?为何大明皇帝连续几十年不上朝,国都没亡?

明明已经废分封立郡县,斩掉潜在的诸侯乱国威胁,又收缴天下兵器铸为金人,在民间设立伍长什长,实行连坐制度,让里乡各户之间互相监督已经将民间威胁降到最低.为何还是会二世而亡?

只能靠猜,天幕赞颂的肯定是没错的,废分封立郡县没问题,两汉制度也沿袭我大秦,三权分立也没错,这些都是没错的。

逆子、赵高,已经赐死。

民间,也无甚威胁。

只剩六国余孽,项羽,刘邦

将这三者抹杀,我大秦,是否可以渡过这个难关?

汉,长安城。

刘彻望着天幕,觉得后世想问题有些理所当然了。

并不是他穷兵黩武,而是被逼得没办法了。

白登之围后,大汉几十年屈辱的和亲政策,加之开放关市,每年还赐予大量的布匹、粮食、美酒,他继位之初也遵循旧制,但这换来了什么?

匈奴更加的嚣张跋扈,侵略边郡肆无忌惮,烧杀抢掠,毫无人性。

以匈奴蛮子之嗜血好杀、侵略成性,两国之间一定会有一战。

如今匈奴式微,我军势盛,攻守易形,此乃天赐灭匈奴之良机,不将这几十年大汉的屈辱一并讨回,岂不是负了祖宗创业之艰辛、几任先帝之隐忍?

天幕所言也恰好佐证了这是灭匈奴的良机,至于战争对民生方面的影响,那是不可避免的。

无论如何,灭匈奴是他一定要做的事情。只是有了天幕这般提醒,加之从天幕处学来的各种奇术,他相信能把这影响尽量控制到最小。

【接下来在说唐太宗的时候,他们把重点放在了天可汗的称号上,史书记载说,各部首领一起奏请唐太宗的时候,说过这么一段话:愿得天至尊为奴等天可汗,子子孙孙常为天至尊奴,死无所恨。】

【西域各部领都把自己的身份定位为奴,而天可汗对他们有生杀的权利,而除了西域,琉球、高丽、吐蕃、交趾等地区已经臣服,今天之所以会有华夏文明圈就这种理论,它其实就跟唐太宗的这个统治时期的强盛是离不开的】

【唐太宗李世民也被网友们称为六边形战士,那不是没有道理的。可以说就是唐太宗这份对于周边的影响力,可能让M国产生了惺惺相惜的感情也说不定】

【然后美国史书当中最后一个皇帝很特别,是女皇武则天,道理很简单,绝对的zz正确嘛】

【然后最后的两位中国人并不是皇帝,反而是两个有一些励志的人物,一个是孔老夫子】

【他们在写孔老夫子的时候,并没有太多的去介绍孔子的儒家思想理论,而是把重点放在了孔子周游列国,从一个落魄的贵族成长为大思想家的经过上,就是非常契合那个美国梦的精神,小人物拯救拯救全世界之类的】

【第二位就是郑和,虽然在我们中国历史上郑和的份量会稍逊于前面的这5位,但是作为一个航海起家的西方国家,介绍一个游历世界的航海家,我觉得其实也很正常,只是看待角度不同】

唐,长安城。

“天可汗!”西域众部落的天可汗,愿终身为奴,群臣都未曾料到,大唐能做到这种地步,虽然一众人不信这种鬼扯的誓言,但从中也可以窥见我大唐国力之强盛。

而且后世史书也推崇备至,这可不是咱后世之史书,是别国之史书,是后世那几乎堪称最强的帝国的史书。

虽说如今他们如今像极了‘郑庄公箭射周天子’时的周天子,但好歹还是有一定分量的。

房玄龄等人又联想起了李靖、李绩两人均列入‘武庙十哲’,说明未来我大唐军威西域,确实是强盛无匹。

一时间都称颂陛下圣明,虽然这是未来的事,一时间李世民还是有些难为情的接受了群臣的道贺,嘴角比AK都难压。

只是紧接着就是暴击又是女皇武则天。

这是他一直头疼的事情,根据这个名字全国搜寻过了,找不到同名字的女娃,也有很大可能不是同一时代。

要说武姓的话,他所熟知的就是.利州都督武士彟,父皇昔年做太原留守时,武士彟就被辟为行军司铠参军,大前年由豫州都督改利州都督,两人也多有交集。

武士彟如今倒是有两儿两女,大女儿武顺,小女儿武少华,可名字都对不上。

李世民总不能把所有姓武的女娃都抓来杀掉吧?

群臣一时都无比尴尬

“未曾想郑和也能入选?”房玄龄咳嗽了几声就将这尴尬揭过去,重起了一个话头,前五位在历史上,都是影响极大的人物,唯独郑和,分量稍显不足。

郑和唯一做过的大事是,七下西洋,扬大明国威。

他既无开国功臣之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