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蒸汽轮船

《短视频剧透历史:开局现代战争》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带嘤最大通讯社路透社发表的一篇,由6名气候专家撰写的研究文章,内容大概是过去10年,由于我们空气污染减少,空气中的污染颗粒产生的屏障减少,进而导致阳光直射到地面,造成全球气温平均升高0.7摄氏度】

【最后还警告称,如果印度也这样做,地球温度会上升3摄氏度以上】

【看完这篇文章,我对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有了具象化的了解,其角度之刁钻简直令人防不胜防】

【我记得二十多年前你们可不是这么说,当时说我国污染严重造成全球气温上升,怎么如今反而改口了?】

【其实很简单,因为二十多年前我们的技术实力确实差,走的是环境换经济的路子,而且能源用的是石油,工业命脉都握在别人手中,很容易被人家拿捏,这时候想要打压我国拿环保来说事是准确的,近些年来我国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如水电,风电,太阳能,核能等】

【并且在风电、太阳能、特高压输电、核能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所以才有了上面胡说八道的一幕.目的就是为了通过这些报导形成Y论压力,让我国自缚手脚,这种套路见得多了大家也都免疫了】

【这让我想起伟人的话:帝国主义是不讲道理,但凡要讲一点理,那就是被逼得没有办法了】

【所以他们在科学方面找背书也是预料之中,就是没想到这么搞笑。】

【按这个理论来说,工业革命以前,在那个没有大气污染的年代,什么狗屁污染颗粒更是少得可怜,所谓的屏障更是无从谈起,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得高到什么程度?】

【科学发展就是这样的了,学术圈只需要按照稿子胡说八道即可,工业革命以前的老古董要考虑的事情就太多了.】

奉天殿前。

一众人暗地里松了口气,刚才的气氛确实是过于压抑,而且倭国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孽,倒像是在他们脸上打了一个巴掌。

不过很显然,又被这個视频的说法给恶心到了。

如果说污染减少了,温度会升高,那如今金陵城的气温怎么没见到升高?

“这算什么狗屁学术圈?简直就是传声筒、肉喇叭。”一众人都忍不住发出怒容。

什么是科学?科学就是去伪存真,它存在的价值就是揭示真理,不是某一国排除异己的工具。

这和黑暗的中世纪,烧死布鲁诺的恐怖教会有什么区别?

“从糖的危害,学术圈造假事件,到这所谓的气候研究,学术圈的权威早已沦为打压异己、攫取暴利的手段,为一己之私而将科学的立身之本都抛弃掉,实在是可笑至极。”朱元璋也忍不住冷笑,至此之后权威何在?他们发出来的东西还能信?

在众人眼中,科学就是去伪存真,是发现世界真相的方法论。

如果有一天科学机构,学术圈沦为鹰犬,人类和倒回到地心说的中世纪年代有何区别?

可笑的是,人类从那个节点出发,历经几百年才到后世这个模样,而信用的崩塌却只在一瞬间。

“真是好手段啊。”刘基等人感叹,几百年的科学快速发展,所有人都对权威、学术界充满了敬意和信任,没想到还能利用话语权打压和误导其他国家的发展。

特别是涉及能源这一块,如果真的被误导导致放弃部分清洁能源,那也是莫大的损失。

而且这种手段占着大义,着实恶心。

“听后世之所言,恐怕这种事情不是一次两次了,可能还吃过不少亏吧。”一众人也是有些恍然大悟,天幕刷多了大长腿小姐姐,确实误以为这是个和平的天堂,须知“落后就要挨打”是不变的真理。

【这是200多年前英国发明的蒸汽轮船,它只需要携带650吨的煤就能横渡大西洋,比传统依靠风力的轮船速度快一倍】

【但由于装载的煤太多,木船不得不建造的更大,这将导致它在海面上受到巨浪冲击后,船身弯折扭曲最后断裂】

【为了让船变得更坚固,工程师用螺栓和铁梁给船内部进行加固,强化后的轮船号称只需要15天就能安全横渡大西洋】

【然而它在首次航行中就出现了问题,当海面上的巨浪打到船身时会使它倾斜,导致一边的轮子离开水面中转,这样来回倾斜就会浪费很多动力】

【于是工程师设计了一种新推进器,它的原理就像这个螺旋泵,启动后,底部的水会被带到高处,如果把这个装置横着放到船底,它就变成了一个可以持续提供动力的推进器】

【随着轮船的速度越来越快,风浪使它在海面上晃来晃去,这种颠簸让乘客难以消受,为此工程师给轮船安装了一种特殊的陀螺仪】

【它的原理就像这个车轮,当其转动时会朝着一个方向移动,而拿着它躺在船上,只需要改变前后方向,就能使船左右偏移,船上的大型陀螺仪利用该原理,使船身反方向倾斜来抵消风浪的力量】

【但这还不够,想要让船完全平稳,还需要在船的两侧安装鳍板,它能通过不同的倾斜角度调整船的吃水深浅,这样一来就算遇见再大的风浪船内乘客也丝毫不受影响】

奉天殿前。

“快快誊抄下来。”朱元璋命一众书吏们将提到的蒸汽轮船的改进措施抄录下来。

也就是打算前往美洲他才对造宝船一事有了一些基础的了解,从片面就了解到远洋航行的艰难。

不说远洋航行的语言不便,后勤难以保障的问题,光是海上导航定位就是个大问题,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罗盘和牵星板,郑和下西洋选择的是沿海岸线航行的原因。

其次是动力问题,如今的宝船和后世轮船不同的地方在于,动力不同,如今的宝船的动力主要是风,所以宝船上都有风帆,而你在大海上航行,如果没有对应方向的风的话,那基本是寸步难行的。

这就是为什么要改进原来的风帆宝船,加入蒸汽机动力的原因。

由于煤的燃烧效率实在是不够,而且太过于笨重,工部的意见是保留风帆的设计,额外把蒸汽机加入其中,这样在风向对的时候能节省一部分煤。

但同样的,在改造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要装载更多的煤,就必须扩建宝船。

又比如要远洋航行,宝船本身的材料,以前是用杉木和楠木,众人也不确定这两种木材的抗腐蚀性如何。

奉天殿前的群臣,大部分人对宝船改造一事一窍不通,朱元璋也只能全权交给工部处理了。

“原来如此。”工部中部分人倒是对此有一些研究,看到这个螺旋桨的动力装置和减摇晃的设备时,不由得有些兴奋,海上的浪确实很夸张,不是训练有素、常年海上讨生活的水手,哪怕是身体素质良好的士兵,胆汁都能被摇出来。

简单来讲,步兵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