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糖的危害及学术造假

《短视频剧透历史:开局现代战争》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奉天殿前。

太医院院使和院判等几人均是面露怒容,看着一众大人的脸色,不由得心里再次一沉。

天幕说的安慰剂效应他们是万万不敢苟同,哪有一杯水,一顿哄骗就能治病的,这不是公然打他们的脸说他们是庸医吗?

于是沉声说道:“天幕说的未必全对,就好比人发烧了,有人挺挺就过去了,这并不需要什么安慰剂,与其将功劳归功于谁谁给的一杯水,一顿胡说八道的哄骗,不如说是他自身治愈了。”

众人一愣,稍微琢磨一下也觉得有道理,科学部众人都笑了,都明白他的意思。

杜平思考了一阵说道:“那该如何区分:是药物生效了,还是说病人本身就自愈了。天幕所说的安慰剂效应,只是对此种现象的一种描述。”

“正如你所说的,可能就是病人本身自愈了,一杯水,一颗糖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引子,由此引申出的,分辨药物的有效性才是该重视的。”

张院使张了张嘴,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蠢,这个问题他确实无法回答,只能红着脸说道:“你说的对,但这种情况只是占少数。”

“.”杜平沉默,他并不是否定大夫和药物的重要性,只是实事求是的将逻辑阐述一遍,由安慰剂效应引申出来的药物有效性的确认或许才是最重要的。

其中把关的方法就是双盲实验,任何通不过双盲实验的药物,或许还不如一杯水来得实在。

另外一点就是,安慰剂效应也可以应用在日常的诊断治疗,让患者恢复的几率大大增加。

【在花钱‘找虐’这件事上,爱美人士一直很努力】

【把自己当弹簧是M国1960年代的时髦操作,靠着运动折叠床把自己全方位折叠,效果到底能有几分不好说,但这个折叠床看着确实是很抗造】

【除了折叠床,当时流行的还有这种旋转木板,只需站在一块旋转的木板上,通过木板的转动来带动腹部的扭动,从而实现瘦身的目的,因为你站在木板上的每一分钟都能锻炼、紧实你的腹部肌肉。】

【有一说一,这不就是公园里给老大爷活动筋骨的那种,站上去可以扭动腰部的运动器材吗?】

【1950年代画风更加清晰,以前拉伸刑具被改良成了牵引沙发,被拉扯的过程中销售会告诉你,这样肌肉会更匀称体型更美丽,emmm】

【当然更富裕的女性会到专业美容院,享受一整套私人订制式服务,比如浑身涂满石蜡,跟個雕像似的】

【40年代滚出理想身材成了新追求,把自己挤在粗壮的弹簧里,别看展示的模特看着都挺享受的,其实夹在身上特别疼,但训练师会强调疼就对了,就是马上要瘦了】

【30年代美国推出震动带,靠高频震动甩掉肥肉,把按摩腰带固定在你想要瘦的部位(比如腹部、大腿、手臂等),然后打开开关,每分钟能震约3000多次的仪器会带动腰带的震动,从而实现局部瘦身的效果】

【这在当时受到了男男女女的追捧,但是震来震去很多人发现完全没有用就被淘汰了,不过这看着怎么又又又这么眼熟.这不就是商场里摆在扶梯旁边、或超市门口的甩脂仪吗?】

金陵城,和兴茶食店。

看着天幕中黑白分明的画面,众人还是被噎了一下。

视频画面展示着一种又一种的“减肥”方法,前面折叠床和旋转木板虽说画风清奇,但脑袋还在正常人之列,就牵引沙发,上半部分套在胸部下方,一部分套在腹部那里,启动仪器后,可以看到上、下方腰带同时发力,往相反的方向拉伸

“噗这不就是五马分尸吗?”

“要这么说,这‘滚出理想身材’不就是石磨磨豆子吗?”

“哈哈哈哈。”众人感到莫名的好笑,原来古今女人都大差不差,为了美什么都愿意去尝试。

但很明显,这些方法基本都是无效的。

“这看起来也不胖啊?”

“你傻啊,它本来就没效果,当然要请些体型瘦的女子来演示,不然不就露馅了吗?”

“有道理,不过真的会有人信吗?”

“应该有吧,不然哪里来那么多花里胡哨的减肥器材。”

万掌柜默默听着食客们的聊天,心里想,这大概和求神拜佛一样,花钱买的是心安,有没有效果就另说。

不过从天幕中展示的画面来说,这外国人也太胖了吧,一个人胖成两个人的大小,这得贪吃成什么样啊?

奉天殿前。

“当时的M国竟然如此.强盛?”朱元璋吃了一惊,没有一个稳定且强盛的盛世,普通人哪有机会吃成这个鬼样子?

同一时期的后世才刚建国不久吧,还是一穷二白的到处搞生产呢。

两相比较之下,这M国简直就是盛世光景,从天幕的画面来看,里面的胖男人胖女人差不多有两个人那么宽,而且大街上胖男胖女的比例也不低。

“这到底贪吃了多少才能胖成这样啊?”连胡惟庸等人,一群站在大明权力之巅的人,此生都没见过这么胖的人,那种肚子兜都兜不住,肥肉一层层往下垂的震撼,那个体重估计比乡下养的猪都肥。

历史上的董卓恐怕都没这么胖吧?

这帮人还只是普通的老百姓啊

“看看这些离谱的仪器就知道,他们老百姓肥胖的人估计很多,不然也至于每个年代都催生出各种离谱的减肥方法。”刘基一针见血的分析道。

“到底吃什么才能这么养膘?”科学部中有人双眼放光,心想或许把这技术学过来养猪也不错,那老百姓不得爱死我,封我个‘肥猪之父’好名传千古?

“鬼知道”孙传时等人也略微失神。

【不过要说起来啊,这M国人的减肥需求一直这么旺盛,这和他们的国情有关,在M国生活过一段时间的都知道,无论是机场保洁的苏珊大妈,还是安检人员的保罗大叔,又或者是快餐店店员的史蒂文小哥,都胖的超乎我们的想象,而且他们那的胖子还特别多】

【多到什么程度呢?2015年6月,JAMA内科学杂志上曾发表过一篇报告,指出美国体重正常人群的比例已不到1/3,其余都是超重或肥胖人员】

【他们用BMI指数来衡量超重或肥胖情况,BMI=体重÷身高,体重的单位是千克,身高的单位是米,超过25是超重,超过30是肥胖,我国的标准是:BMI超过24是超重,超过28是肥胖】

【这么说吧,如果不是亲眼看到,都不敢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有人有这种不可思议的胖法,什么巨型梨子型身材在这里是屡见不鲜。】

【其实他们大部分人都不想这么胖的,奈何被拿捏了,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起,M国率先完成了农业工业化,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特别是玉米这种极其高产的作物,多到吃不完】

【粮食多到吃不完有时也是一种烦恼,于是为了避免浪费,他们就想到了一波骚操作,那就是将快餐分量加大,汉堡配可乐销售,抬升蔬菜的价格,各类食品含糖量激增】

【为了压缩成本,他们甚至将蔗糖换成更便宜的玉米糖浆,可是玉米糖浆会被肝脏直接吸收,我们初中学过,人体摄入的食物会大致分为三类,蛋白质,糖,脂肪,人体在日常活动中,会按顺序消耗对应的能量】

【蛋白质不够了才会去消耗糖和脂肪,同样的这三者之间也可以相互转换,上面提到的肝脏吸收糖分后,会转化成脂肪堆积在肝脏中,不仅会导致肥胖,还会导致脂肪肝、糖尿病等各种疾病】

【到1955年当时的总统因为心脏病问题引发了人民对糖的猜疑,当时制糖业各巨头为了利益,重金请一批‘德高望重’的学者进行学术造假,大肆宣传、弱化吃糖的坏处,并把锅甩到了脂肪上在这种攻势下,其国民糖分摄入量暴增,然后就成这个鬼样子了】

【这桩学术造假的丑闻,在2016年才被拆穿,但这几十年来的饮食习惯早已深入人心,要想改变糖的超量摄入的局面也是难如登天了。】

奉天殿前。

朱元璋等人没有被粮食多到吃不完而震到,反而是被为了利益而祸害一国百姓的行径震得目瞪口呆,还能这么操作?

天幕只言片语将这事轻松揭过,但里面制糖业的商人,为了利益而选择勾结学术界,继续祸害百姓的行为属实是让人气愤。

可以看到,商人和学术界勾结,利用学术界的巨大威望来攫取暴利,这种行为简直贻害无穷,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案例啊,那其他食物呢?或者说食物之外呢?药品呢?

一想到各种可能,朱元璋不淡定了,这真的不能放任不管,不然国都能给你嚯嚯完。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