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倭寇诞生记

《短视频剧透历史:开局现代战争》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唐长安城。

一众大臣也兴奋地讨论了起来,虽不知道所谓的科学是什么,但后世举了两个例子,分别是和千里之外的人面对面聊天的电话,还有一个就是人造钻石。

如果再加上点石成金的话,那么就是好几种奇术。

单是想想就让人振奋,只期待未来有幸能一窥天机。

汉末南郡。

张飞挠挠头,没有参与众人热烈的讨论当中。

像天幕提到的电话,八字还没一撇呢,而且这些东西也不是他擅长的。

“豁!”张飞长出了口气,起身活动筋骨,全身筋骨在舒展下劈啪作响。

这后世的后生也太能坐了吧,像天幕一放就是一个多时辰,有时还会更久。

说是这么说,张飞还是觉得天幕多放一会也没事,反正一个月就一次,多透露点奇术秘方更是好事。

此时天幕再次切换。

【抗倭风云,倭寇诞生记#历史】

【1336年倭国发生内乱分裂为南北两个王朝】

【战火肆虐,战败的武士以及走投无路的刁民脑回路异常扯淡,他们不去打那些让他们流离失所的倭人】

【相反开始组团掠夺与他们无冤无仇的中国人民,这群混蛋便是最早的倭寇】

【1367年朱元璋在平江消灭浙西军阀张士诚,不愿投降的张士诚残部便逃到了海上与倭寇勾结,烧杀抢掠我国沿海】

【1368年明朝建立,朱元璋派军围剿倭寇可惜效果不大】

【于是两年之后朱元璋又下令实施海禁,沿海百姓内迁,并在之后多次加码海禁,倭患这才逐渐势微】

洪武年间,金陵城。

不少大臣已经反应过来,心中默算,按后世的历法来算,如今洪武三年,该是1370年。

朱元璋凝神静听,不敢大意,这毕竟是关于大明的未来一角,还是他最为头痛的张士诚残部与倭寇。

两者沆瀣一气狼狈为奸,又善水战,兼之有神风护持,实在是心头大患。

他心里闪过一些念头:按天幕来说,自海禁后,倭患不是逐渐消亡了吗?为何值得再说?

一众武将反而骂骂咧咧了起来:“狗娘养的张士诚,勾结倭贼,真是该死!”

苏州、崇明、温州、惠州、台州等地百姓此时听闻天幕提及,无不恨得牙痒痒,纷纷唾骂。

这伙贼寇上岸后见人就杀,见钱就抢、奸淫掳掠无恶不作,真他妈该死!

【1392年北朝统一倭国,战败的南朝武士也流落到了海岛之上】

【他们继承了倭寇们不要脸的精神,也以掳掠我国沿海为生,倭患问题再次加剧】

【1408年明成祖朱棣为抵御倭寇,专门设立了山东、扬州、金山、浙江、福建、广东六处备倭都司】

【逮着倭寇们一顿暴锤,这才把他们打回了娘胎】

朱元璋眯起眼,故意略过“明成祖”三字,也就是22年后倭寇还会再次作乱?

一乱又是十几年?

一众群臣也发现了不对劲,眉头也皱了起来,老话说,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

这事的源头根本就不在大明,而在倭国。

【但是50多年后(1467年),倭国又进入了战国时代,那么小的地方分裂成了几十个国家】

【军阀又开始天天砍人,那些被砍败的武士和刁民又跑到了海岛上,继承先辈们的神经病精神,跑到我国沿海抢劫】

【1522年著名的嘉靖皇帝上台,这位老哥一心修道,把朝政都交给了更加著名的奸臣严嵩父子】

【明朝政治愈加腐败,土地兼并更加严重,一些走投无路的老百姓只好跑到了海上与倭寇们勾结在一起,骚扰我国沿海】

【等到嘉靖三十一年,倭寇们已经嚣张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四年之间,破上海、犯太仓、侵崇德、略嘉善,残浙东,总之搞得整个东南沿海鸡犬不宁】

“他妈的!”朱元璋一拍案桌:“小小倭国反了你了!”

群臣知道他是真生气了,也不太敢应声,只看他来回踱步。

从洪武三年到嘉靖三十一年,也就是1552年,倭患问题始终无法得到解决,至此倭患问题已经拖了180多年。

从1408年起,东南沿海建立备倭都司起也有140多年,宁可建起立漫长的防线防御倭寇,也不愿意东征一劳永逸解决这个问题?中间竟无一雄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有人脑海闪过灵光,对了,天幕曾说过大明后面的皇帝奇葩一个更赛一个,留学的、修道的、摆烂的、开动物园的、做木匠的。

皇上不主事,群臣党争争权,上下糜烂。

“芥藓之疾终成肘腋之祸。”唐长安城,李世民倒是安心吃瓜,没想到小小倭国,不,是倭寇。

小小倭寇竟逼得大明,号称中国历史上最刚的大明防御数百年?

“真是窝囊啊!”有人嘀咕。

李世民不用去看就知道是程咬金说的,这大老粗,大嗓门。

“依俺看,有建六大备倭都司的钱不如直接杀上倭国灭了他们去!”

“可不是!尽是些裤裆没鸟的娘们!”又有人嘀咕,这是尉迟敬德。

“你俩够了!”李世民额头青筋直跳。

两人也不恼火,嘿嘿一笑就过去了。

房玄龄点头,两人话糙理不糙,以大明的国力,总不能打不过小小的倭国吧?

实在是匪夷所思。

【1554年南京中军都督府佥事万表被逼无奈,只得自掏腰包在杭州苏州两地的庙里招募了200名武僧】

【让女婿、杭州卫指挥同知吴懋宣率领去砍倭寇】

【还别说这些和尚的战斗力真不是吹的,一出手就大败倭寇,有一次在松江附近连追六天六夜,全歼所有倭寇才收兵回营】

【但是和尚再猛也只有200人呐,根本管不了东南沿海那么大的地方】

【于是1555年,又有40多名倭寇从浙江平湖入境一直杀到了杭州淳安、常州、苏州、南京等地,砍伤3,000多人,最后明朝派大军围捕才将其消灭】

【嘉靖听闻雷霆震怒,责令严嵩父子平定倭患】

胡惟庸、汪广洋、宋濂等一众大臣都气笑了。

金陵城,一众老百姓以为听错了。

“天幕不会说错了吧?”

“有可能,40人能一路辗转多地,杀伤3000多人?真当自己铜皮铁骨了是吧?”

“依兄高见,应是多少人?”

“怕是4000,不能再少了?”

那人看他说得信誓旦旦,心想我大明军力强盛,料也差不多。

【于是1556年严嵩父子将胡宗宪提拔为了兵部左侍郎加直浙总督,总督浙江、南直隶、福建等处兵务,全权负责平寇事宜】

【胡宗宪字汝贞,出生于安徽徽州的豪门世家,其曾祖担任过南京户部尚书,身世显赫。】

【胡宗宪刚刚上任就接到了一个大单,苏松巡抚曹邦辅在苏州附近大败倭寇,只有少量贼兵逃走】

【胡宗宪欣喜不已,急忙调集了4,000士兵前去追击,但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这4,000士兵竟然被倭寇杀了1,000多人】

【胡宗宪震怒又令副将刘焘率军增援,但结果再一次让所有人大跌眼镜,明军又一次大败而逃,倭寇还趁机回过头把浙东抢了一番】

朱元璋骂了一声“饭桶”后反而平静地坐了下来,像事不关己一样地听着。

倭国,知小礼而无大义,拘小节而无大德,重末节而轻廉耻,畏威而不怀德,强必盗寇,弱必卑伏。

残元、女真、倭国、张士诚余孽!

无人知道他的名单上又多了个对象。

天幕之后便是胡宗宪礼贤下士,邀请徐渭出山,众人也知道了当时的倭寇势力分布。

当时倭寇主要分属两个势力,分别是汪直和徐海,一个是胡宗宪的老乡,另一个也是。

汪直是做海上贸易起家,主要通过贩卖葡萄牙武器到日本赚取几倍的利润,为了保证武器不被海岛和倭寇打劫而武装自己,一来二去自己反而成了最大的倭寇头子。

后来更是干脆在今天日本的长崎县附近打下来了36个岛,建立了宋国,自称辉王。

而汪直还和浙江巡抚王纡达成了协议,只要允许他沿海经商,他可以配合官府平定倭乱。

事实上也是如此,汪直也帮助官府击退过几次倭寇的进攻。

按天幕的说法,汪直还属于盗亦有道,一心想做生意的人。

纵然是一辈子历经大风大雨的胡惟庸,也不由得在风中凌乱。

一众大臣觉得脑子不够用了

宋濂的嘴角抽了抽,最终还是忍住了。

为人臣子应为君王分忧,倭寇是祸患众所周知,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