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黄金有价玉无价

《古玩之金瞳鉴宝》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此件玉如意,质地细腻,光泽温润。

尺寸中等,长度在二十五厘米上下,宽则是七厘米多一点。

沈愈拿起来掂了掂,重量没什么问题。

对于他来说,多大体积的玉器差不多有多重,都在心里装着呢。

金银器以及玉器类的古玩,若是重量对的上,那在一定程度上就说明没有造假。

或者说没有用其它玉石李代桃僵。

当然,这也不绝对,有些黑心古董商在出售金银玉器时为了增加重量,会采用灌铅,夹芯的方法来增重。

甚至会拼接其它玉石来瞒天过海,鱼目混珠。

若观察不仔细非常容易打眼。

但对上有经验的老手,就无法蒙混过关了。

这也是很多富商买古董时会花大价钱请一位掌眼师父跟随左右的原因。

“沈愈,这玉如意的雕工你觉得怎么样?”徐多福开始征求沈愈的意见。

沈愈凝神想了一会,“在我看来,雕工没什么问题,虽不能说极品,但可以说上乘。”

“好。”

徐多福点点头,然后朝李海洋喊道:“老李,让你把灯打开。”

徐多福这是要看玉如意打磨抛光的技术怎么样。

当鉴赏台顶部高瓦数白炽灯打开的那一刹那,玉如意的光泽从刚才的温润内敛瞬间变成耀人眼目。

“白玉宝光,这技术绝了。”

徐多福是越看越喜,若把这宝贝在未来岳父寿宴上拿出来,可说完美的寿礼。

想到这里,他两眼扫视屋内所有人,意思是你们都别跟我抢,这东西哥们预定了。

沈愈在旁边也是暗暗点头,这件玉如意的玉质真是没得说。

只是李海洋明显说了假话。

面前这件如意可不是什么明代的古玉,而是现代的。

首先两句祝寿诗文是画蛇添足。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这两句话,明代有。

是出自明代文学家,大藏书家,洪楩洪子美的《清平山堂话本》。

但“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这两句诗,明代绝对是没有的。

还有,这件玉如意表面没有包浆。

玉这个东西若是自古流传下来的,肯定会有包浆。

若是埋在地下的则会有沁色。

既没有包浆,也没有沁色,那只能是现代的。

不过明代不明代的也没什么关系。

玉器这东西主要看材质,后看雕工,别说明代的,就算宋代的玉,只要玉质差,对普通人来说,也没有多少收藏价值。

既然料子不错,雕工也上乘,尾端元宝更百分百是羊脂白玉,作为寿礼足够了。

沈愈盘算了一下,这件如意的最低售价至少会在四百万+这块。

能五百万买下来也算赚了。

一直在品茶的李海洋见只有徐多福与沈愈俩人围观自己这件玉如意,双眉微微蹙了一下。

他知道徐多福这次肯定会买。

但买归买,若没有人与他竞价,最终的成交价格肯定不会太高。

斟酌了一下言辞,他站起了身子,“各位,我这件玉如意,整体用料极为难得,不是我李某人自夸,这么好的料子就算是在玉石专场拍卖会上也是难得一见。

“并且此如意雕刻手艺之精巧,纹饰绘制之华美,绝对只有古代皇家工匠才有此技艺。

“国人对玉的热爱是骨子里的,黄金有价玉无价,这从古代皇帝的玉玺就能看出来,都是玉的。

“这件如意若是再过个几十年价格估计得翻番……”

李海洋口才不错,一说起来就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

“行了老李,你就别老李卖瓜自卖自夸了,你这件玉如意我要了,说个价吧。”徐多福大煞风景的打断了李海洋的话。

刚才徐多福与沈愈交谈了几句,虽然是现代的玉雕制品,但这么好的料子碰到不容易。

并且沈愈也支持他买下来,索性直接谈价。

李海洋呵呵一笑,“好,既然徐总开口了,我又是用此玉将你喊来的,你就给我九百五十万吧。”

徐多福怔了怔,有些不确定的问,“多少?”

“950万。”

“老李,你也忒黑了吧,这件玉如意长不过二十多公分,你要我950万?你怎么不去抢啊?”徐多福简直气的鼻子都歪了。

在李海洋950万说出口的一瞬间,不管是陈广南还是那位戴着老花镜的白发老者都是眉头一蹙。

就连一直闭着双眼脸色蜡黄的年轻人也睁开的双目,一副你老李纯属坑人的表情。

虽然他们没有任何要买这件玉如意的打算,但他们一直在关心李海洋会给这件玉如意出个什么价格。

因为第一件古董的要价算是下面拍卖价格的风向标。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