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婚礼(一)

《沉年旧事之生于60年代》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和车间的人熟悉起来,大家彼此间说话就随意的多,其实车间的人大多很简单,当然也不乏有“深度”的人。

不过他们的诉求很简单、很直接、很好懂:尽量少干活,工序没啥活计了,就申请做卫生,至于做到程度,看良心喽!不然就学习,学什么、学到多少,也看良心、目标;反正就是能不去后道工序帮忙干活就尽量不去,当然大前提是不能少挣钱。

经过这段时间的接触,我比较喜欢许俊杰和单秀琴,两个人比较简单、纯粹,关键是干活让人放心;尤其生产记录交给他们俩,基本没啥问题,给别人,不三催四请的,不给你数据,给了你,也未必保证正确。

有一次我跟石科长聊到这个话题,我建议把制粒工序分成两个小班,俩负责人,对比一下哪个班的综合数据更好一些。

石科长笑一笑,不置可否。

后来,我听到石科长跟付世凯和包国辉商量,想把制粒工序调整成俩班俩负责人,最终没有成型,班是俩了,但是负责人是一个,就是最早的那个,原来就跟石科长是同事、如今跟付世凯和包国辉相处的很不错的那个人。

不过石科长安排我,给俩班分开统计数据。。。。。。

有数据,就可以对比,有对比,就会有结果。

过了阳历新年,生产安排逐渐增加了,因为生产批号算新一年的了,销售员和经销商、代理商可以囤货了,而且年前会有利好的政策推出来。

车间忙碌起来之后,颗粒制造工序、片剂压制工序、包衣工序、内包装工序都变成了两班倒,六点一班、下午两点一班,为了方便管理,我开始跟小班,大多是跟两点,晚上十点下班。

各工序的人,都进行倒班,因此我会接触到所有的人、所有的数据。

现在发现一些小问题,我都是现场提示,听则听了,不听的人,我不会处置什么,而且我会给两次机会,到第三次就上报给石科长,剩下的,就不是我能左右的了。

跟着倒班,上午的时间就我自己在宿舍,比较自由,特别难得。

时间很快,转眼就到了2月2日,孟庆仁和刘畅兰结婚的日子,他们的婚礼是在老家举行的,晚上也住在家里,休完婚假后,他们才来震西租的房子住。

同事中,去的人不多,也只是代表意义,回头他们在单位附近会请大家再吃一次饭。

杜厂长、腾师傅、陈立刚、倪芳彬他们都去了,另外还有景利民、和销售科的一个内勤。

石科长没去,因为最近比较忙。

下午的时候,倪芳彬从孟庆仁老家回单位了,长白班的人都走了以后,他过来车间,等着去送贺红英下晚班。

今天,石科长也跟下午班没走,于是加上付世凯、包国辉我们几个人,听倪芳彬现场表演孟庆仁和刘畅兰婚礼的点滴。

孟庆仁他们家看的时辰是新娘早上六点到华洲老家拜堂,孟庆祥给找的两辆车。之前孟家父母给的彩礼是1888元,这是孟庆仁、孟庆祥、孟庆兰三个人共同努力的结果,然后孟庆祥夫妻俩、孟庆兰夫妻俩又分别给刘畅兰二百元,外带帮忙租的房子、准备的日用品。

刘畅兰当时是满意的,可是当早上四点半孟庆仁带着两辆车来接亲的时候,刘畅兰反悔了,说需要再给点离娘肉钱,不多,二百。

孟庆仁手里拿了点红包,是给小姨子、小舅子、大舅哥家的孩子的,怎么也凑不够两百块。

孟庆仁跟刘畅兰商量,回头补给岳母,刘畅兰就是不同意,死活不上车。

孟庆仁好说歹说都不行,只能跟司机师傅借钱,司机手里的钱是有的,但是那是公款,不能随意使用的。

眼看时间都快五点了,再不走就来不及了,可是刘畅兰就是“不见兔子不撒鹰”,随便你说破天,钱不够也不上车。

熊家家长跟刘翠琴悄悄的说,“差不多得了,既然亲家都看时辰了,延迟了不好。”

“由她吧,她一辈子就这一次!”熊家家长也不再说话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