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打脸来的好及时(三)

《沉年旧事之生于60年代》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跟我混,就好好的学,不是完全学不会,你看我,小学毕业,也学的不错,就是得用心、用脑,加勤奋,不能懒惰。”

“啊啊,腾师傅,该不是您以后都让我操作吧?”

腾师傅哈哈笑,“让你做,那是看得起你,一般人我还不带呢!”应该是这个道理,过去老话有讲“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嗯,我知道了。腾师傅!”

“小倪啊,以后没准小邹就得被车间要过去,你不信就看着,所以啊,你学点技术,将来她去车间了,我回老家了,你就可以自己操作制剂新品报批了,你想想,棒不棒?”腾师傅给小倪画的蓝图不错。

至于我是否去车间,反正我是没看出来。

我们师徒三个扯了会儿闲篇,就准备下班了。

四点的时候,听到敲门声,小倪去开了门,“石科长,快来!”

石科长进来了,后面跟着孟庆仁还有付世凯,小倪关好门,就找了个旮旯坐下了。

“腾师傅,我又来了。”石科长一进来就坐到腾师傅对面的桌子旁。

“嗯,石科长,忙完了?”腾师傅没看别人,只跟石科长聊天。

“唉,别提了,腾师傅,下午我们又做了一批,杜厂长和孟科长都跟着了,杜厂长看着我们做的颗粒,跟着烘干了,可是压的片子,要么太松散了,要么压力过大,崩解又不行了。给您看看颗粒和片子?来,小付,把颗粒和片子给腾师傅看看!”

“腾师傅,给您,这是三次的颗粒,这是片子。”付世凯看着很沉。

“嗯,放这里,我对比对比看看。来,小邹,你也过来,小倪也是。”好嘛,这真是亲师傅!

我和小倪到了桌子那里,分别看着颗粒,还上手攥了攥,根据手感和标识,就能看出一二三批来。

前两批,颗粒过硬,大小不匀,所以片子外观比较花;第三批,颗粒过软散,成型肯定不好,加压过度就会形成崩解不好。

“小倪你看着,让小邹说说。”腾师傅也攥过了颗粒看过了片子。

“腾师傅,石科长,前两批颗粒过硬,粗细不匀,猜应该是淀粉糊加多了,搅拌时间长了,烘干时间应该也不短,不知道你们做过颗粒的水分没有?还有混料的时候,应该用减目数的筛网过料混合。”

腾师傅点点头,“是这个道理。继续!”

“第三批料,淀粉糊少了,搅拌时间偏短,所以颗粒硬度又不够了,水分含量应该也过低了一点,混料的时候,应该用粗一点目数的筛网。至于压片,感觉速度有点快了,稍微慢一点,三批片子应该会好点。”

我扭头看着腾师傅,等着他的点评。

“小邹说的对,这两次的补救措施其实可以稍微喷点水,再稍微烘下,做做颗粒水分,然后根据水分定片重和压力,速度不能过快或过慢。”腾师傅打了个奔,就不说了,看着石科长。

“小付,你听到腾师傅和小邹说的了吗?”

“听到了,石科长。我现在就回去试试。”说完,冲着腾师傅点点头,就冲去车间了。

得,我猜今天不能按时下班了。

“腾师傅,像您这样做了几十年的我们肯定是比不了,但是像小邹这样的,我们怎么能做到?”石科长跟腾师傅聊天。

“她啊,分配来半年多了,她基本上每周做三到四个样品,多的时候,每天一个样品,从配料到制粒到压片到包衣,都是她自己,小倪偶尔也会跟着做。”

“小邹啊,有没有兴趣去车间工作啊?”我一听,不知道怎么回答。

“那可不行,现在新品还在陆续上报呢,离开她,我和小倪都做不了。”腾师傅打断石科长的话。

“而且啊,我们不单是做小样上报产品,也是给车间做数据基础呢,不然你以为技术科下的工艺,都是编的啊?”说完了,腾师傅自己先笑了,估计他这是讽刺呢,肯定有人说过,技术科下的工艺就是编的。

虽然是编的,但是经过了小样试验的检验的!而且是申报过了,也批复了才可以按照之前的数据扩大编写的。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