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江湖(一)

《沉年旧事之生于60年代》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过了两天的早自习,语文老师是抱着一堆本子进来的,当他看到好几个空位的时候,他的眉头皱着,“学习委!”

文敬山站起来,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觉得他站的时候,有一丝不以为然在里面。

“那些空位是怎么回事儿?五六个人不上早自习吗?”郑老师的话有些生硬。

我有点纳闷,从开学第二天还是第三天开始,体育生是不上早自习的,他们集中锻炼,每天老师都走一圈,今天才看到吗?

我看一眼老师,然后低下头看书。、

“报告老师,那几个人是体育队的,早上在锻炼。”文敬山的话,不知道老师是否满意。

“哦,坐下吧。咱们今天说说前几天的作文。”说着老师让大家抬头看他,他拿出其中的一个作文本,开始念。

是记叙文,故事很普通,也是暑假在家里帮大人去地里干活,但是描写很细致,尤其农作物啊、天空啊、土壤啊,甚至一条蚯蚓或一只蚂蚱都写的很生动;第二件事是写的帮大人喂驴,写怎么害怕紧张,写驴如何不听话,甚至抬腿踢人,同样的细节描写很到位。

老师大肆表扬一通,我听了觉得这个人是我学习的榜样,以后要多观察。

第二篇是个反面教材,写的是跟着大人去赶集,几句话就把赶集的经过写完了,而且通篇错别字、错误的标点符号不少。

有人偷笑,大多的人在思考,我想着我的作文,算什么程度呢?别等老师一会把我当做反面教材给展示出来。

散文,老师点评了两篇,其中一篇文字很优美,辞藻很华丽,老师说有点假,但是整体还是不错的,以后略微注意一下措辞就很好了。

后面一篇,是关于柳树的,念了几个片段,我就知道是我的了,老师表扬了用词比较准确,感情也真挚,描写也真实。我想我还是比较爱慕虚荣的,被老师表扬了,心里其实是很得意的。

散文的反面教材,老师只说了有人的散文是真很散很散,找不到连起来的线在哪里,他甚至还用手划拉着做找线的动作,逗得老师哈哈大笑。

最后说明文表扬的是文敬山的,写的比较细致,说明的比较透彻,后面还表扬了一个写葡萄的和写花生的,不知道那个葡萄是不是我的。

一场作文点评,有人欢喜有人愁,老师整体来说满意大于不高兴,有点笑模样的郑老师,多多少少有些可爱在里面的。

不过,这些小插曲很快就泯灭在日渐忙碌的我们的生活里。

随着秋风渐起,秋意渐浓,我们迎来了第一个回家周,30日中午吃过午饭后离校,10月1日休息一天,2日下午返回学校,晚上晚自习照常。

当28日通知下来的时候,我们班里很多人开始闹腾起来,相互找同一个村的、同一个镇的、同一个方向的,平时走动的不多的班与班之间的学生来往多了起来。

我没想好怎么回家,是跟着同学走回去,还是去找小叔叔借自行车骑回家?不过我还没骑过这么远,主要是不熟悉路。

田凤荣找到我,“班长,咱们一起走呗?我再找几个咱们附近的人。”我想也行,于是点点头。

我从脑袋里思索着我初中的同学里,有哪些人考进了二中,好像我们上一届有俩人在二中读书,不过不知道是哪个村的,只好作罢,跟着田凤荣一起走吧,看看他们是不是有几个可以一起走的。

29日,田凤荣跟我说,田家庄有两个男生、安家营一个女生跟我们一起走,我说没问题,然后我们约好了,吃过午饭就走,她负责联系她认识的几个人。

知道了回家的时间,我们貌似都感觉到了度日如年的滋味,估计老师们也能理解和感受到我们这群人的紧张、忐忑、期盼,讲课的时候都会大声一点、偶尔还重复一下。

上课提问的时候,遇到回答不上的同学,还开个玩笑,“是不是心都已经飞到家了?”然后哄堂大笑后的我们赶紧打起精神来。

经过一个月的学习,老师对同学和同学之间,多了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