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我的外婆、外公、母亲

《沉年旧事之生于60年代》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我的外婆生于1908年,娘家在邹家庄,也就是我们村,有两个哥哥,十几岁的时候,跟着别人去“闯关东”了,留下外婆和年迈的父母。

1924年,外婆16岁的时候,嫁到了和邹家庄一条路之隔的田家庄,没几年,外婆的父母都去世了,外婆从此没了娘家。

外公从小没有娘,跟着他的父亲一起生活,靠着帮别人种地、收拾桑条生活。

外公的家在村子的东南角,跟他两个三服的堂弟住一个院子,正门冲北开,二堂姥爷住第一进,有一个闺女和两个儿子;外公和太外公住二进的一间房和半间堂屋,另外半间堂屋和一间房是二堂姥爷的;最南面的一进是大堂姥爷和他的一女一儿,大堂姥姥也很早就去世了。

村里,田是大姓,而且有家谱的,外公他们这一代为林,比如田*林,下一辈为士,田士*,第三代为革,田*革。

村里其他的田姓人家,和他们三家的血缘关系更远,大多都出了五服,有的在快出五服的样子。

外婆嫁过来的时候,外公和他的父亲,可以说家徒四壁,能有口吃的就不错了,好在外婆能干,里里外外一把手,外面跟着外公他们父子俩一起种地,内里自己纺线织布,除了做衣服,还可以卖线卖布补贴生活家用,生活终于有了一丝好转。

后来外公的父亲也去世了,只留下外公外婆两个人一起生活。

外公依然帮人种地,闲了就打短工,秋天忙完了秋收,就跟人一起整理桑条,从中赚取劳力钱和辛苦钱,每赚一分钱,都会给外婆攒起来。

外婆不但自己种棉花,纺线织布,也从村里人手买棉花,日夜不停的劳作,一分分的积攒着。

从外婆嫁过来,到1941年的十多年间,外婆和外公日子过的十分艮苦,舍不得吃舍不得喝,但凡有一点钱,也要攒起来,凑够了就几分几分的买地,因为他们受够了租赁别人的土地的难处。

到1940年前后,外婆和外公已经有了五六亩地,都是这边一条,那边一块的,特别零散。

外婆婚后十多年间,生过几个孩子,但是大多夭折了,而且每次都是后面的孩子渐渐长大了,前面的孩子就因为各种疾病没了。

1941年5月,我母亲出生的时候,上面一个哥哥,已经五六岁了,长的高高大大、白白胖胖的,而且外公和外婆很宠。

当时我的母亲奶是不够吃的,听说是他哥哥还要吃奶,所以母亲从小就瘦小枯干很正常,瘦弱也是。

那年的冬天,特别冷,那个舅舅生病了,然后又夭折了;这个时候,我母亲刚满六个月。

外婆的伤心可想而知,那个舅舅就埋在了院子外头,南面的空地上,坐在堂屋,如果两家都开着门,外婆可以看到舅舅的小小的坟堆。

有个邻居过来安慰外婆,看到外婆怀里的我的母亲,“哎呀,那么高大活蹦乱跳的一个男孩子都没了,剩下这个跟耗子似的的丫头留着干嘛?扔了算了。”

于是乎,母亲被外婆扔到村南一条沟里,六个月,活的好好的,只是瘦弱了些的丫头,就被亲妈扔到沟里,等着顺其自然。

那可是冬天的冬月啊,大人都觉得冷,何况才六个月瘦弱的母亲?

外婆回去后,就坐在过道屋里的板凳上,隔着堂姥爷家的院子,远远的看着沟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