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第三十章

《古代经商日常》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将入夜,城南的晚市正盛,街边各肆的灯盏虽不比城东的华贵,却星星点点排布得细密。

糖糕和小炒的味道混着街边的叫卖声,令许昭昭倍感亲切。

从王府里出来,许昭昭一直觉得思绪凌乱,在薄册上反复写来画去,也没列出一道满意的食样。

寿宴的菜单,道道精良。自看盘起,雕花果色琳琅满目,就连插食的搭配都无可挑剔。光是用餐的顺序,就让许昭昭好生学习了一番。

虽只是呈菜一道,可在没弄清楚整个状况之前,总是觉得心里不踏实。

今日里的小插曲令许昭昭提前离开王府了半日,眼下一堆问题找不到答案,明日要去王府交差又推脱不得,她只好返回城南,与师父徐林请教一二。

城南第一包子铺中人声鼎沸,许昭昭进门便换上围裙,与大家一起忙碌起来。许大山夫妇见女儿回来甚为高兴。收市后,一家三口围坐在桌前,聊起近日里的见闻。

徐氏煮上香茶,又拿出两块甜糕放在许昭昭面前,“新铺开张,正是忙的时候,怎有空回来?”

“爹、娘,下月初五,女儿要进宫给祁贵妃的寿宴呈菜,可能要忙上一阵子。”许昭昭说着,打开油纸,桂花糕的香气飘散出来。

许大山闻言大惊,“昭儿真是能干!这几日里是听说刘家的盘兔要进宫试菜,原来是为了贵妃寿宴。你是想要呈哪样?”

许昭昭咽下糕点道,“还在琢磨,宫宴的菜式实在讲究得很,可能需要费些心思。我这趟回来,也是想找师父商量一下。”

徐氏面露担忧道,“皇家的事情,规矩太多,昭儿定要问清楚些,可别行差踏错,再遭了责罚。”

许大山拍拍徐氏的手,“放心吧,昭儿这么能干,做得好了,许还能受嘉奖呢!”

徐氏点点头,又回身去榻边的盒子里取了银票递到许昭昭手中。

“入宫不易,这是爹娘这几月攒下来的,你都带着。买食材要花银子的,剩下的,添置身好衣裳。”

许昭昭握着银票竟有些鼻酸,她抽出一张塞进袖口,把余下的又放回榻边的盒子里。

“娘,这就够了。您放心,女儿盒子里的银票,比这多呢!你们要是觉得累,便再雇上两个伙计。如今城东的铺子红火得很,你们就不要太过操劳。”

徐氏还是锁着眉头,许大山又劝上几句,徐氏总算没有再去掏银票。

徐林的铺子里,陈土正忙着打扫收市后的铺面。

许昭昭背着手踱步进去,打趣道,“好徒儿,活儿干得不错呀!”

陈土闻声望去,脸上挂起笑意又很快收起,放下扫把道,“整天不见个人影,还好意思说自己是师父!”

“那你且来说说,徐氏大肉包学得怎么样了?”许昭昭道。

陈土一脸傲娇,“已经学会了包子皮,舅父说了,接着教我馅料,再有几月定做出来给你看看!”

“很有进步嘛,那我就等着看啦!”

陈土凑近两步对许昭昭道,“师父,若是我学会了徐记大肉包,你能不能带我去城东见见世面?”

许昭昭笑道,“怎么,刚学会个包子皮就嫌城南的庙小了?”

陈土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还不是对门那李梅梅,整天取笑我是乡野村夫。听闻城东都是达官显贵之人,定是一番不同的天地。待我见了世面,回来好好挖苦那李梅梅去!”

许昭昭伸手戳了下陈土的头,“瞧你这点出息,见世面就为了取笑别人?那这世面怕是不见也罢!”

陈土见许昭昭不悦,连忙转圜说,“你是我的师父,你都这么厉害了,你的徒弟也不能太过逊色。”

许昭昭道,“是是是,等你学会了,就带你去城东见识见识!”

陈土兴高采烈道,“谢谢师父!”

徐林夫妇闻声走出来,见是许昭昭面露惊喜。

郭氏招呼着许昭昭坐下,转身就要去伙房。许昭昭拉下郭氏道,“师娘不忙,刚刚已经吃过了。”

徐林夫妇听许昭昭讲完宫宴的事情,彼此交换了一个眼神。

徐林问道,“可是交给尚食局督办?”

“正是。”

郭氏轻轻叹了口气,徐林也低头进了口茶。

许昭昭不解地问道,“师娘为何叹气,这其中可是有什么讲究?”

郭氏开口道,“原本民间菜式入宫宴,也并非没有先例。只是,尚食局内,各家势力盘根错节,互相忌惮。虽然刘少卿尽心,可免不了细碎的琢磨和牵制,需多加留心才是。”

许昭昭听得云里雾里,“师父师娘,虽是祁贵妃的寿宴,可我们不过就是选个菜式呈上去,应是.....不会有什么其他的关联......”

徐林笑道,“要入寿宴,须先进宫,宫里的规制繁杂,定是要了解一二的。若要呈菜,那便绕不过尚食局。尚食局的筛选就是头一关。过了这关,寿宴当天的食材,制作,细节过场,也都要打起万分的精神。最后,还要侯到宴席结束,不论赏罚,都得听完才行。若是得了嘉奖,那必是名声大噪,就如前几年康家的那道煎夹子一样。但如若是出了什么纰漏,便可能是没顶之灾。”

郭氏又道,“你师傅的意思是,被嘉奖的,是菜,被责罚的,可是人。”

许昭昭听罢,才觉得参与寿宴和给王府送食盒完全不是同一件事。

郭氏接着说道,“还有一事,最近各家行会都忙着抱团,你师傅这几日也正为这事发愁。此时入宫,若稍有闪失,恐怕日后会遭排挤。”

许昭昭思忖片刻道,“徒儿知道,师父师娘这是担心我。”

郭氏握起许昭昭的手,“我与你师父再宫里当差多年,比你更知晓其中的利害。我们只是觉得,以你的才能,即便不趟这一趟浑水,也能有所作为。”

许昭昭也把手搭在郭氏的手上道,“谢谢师父师娘的嘱咐。只是徒儿一时冲动答应了七王爷,如今已是箭在弦上,推脱不得了。”

“你是说,是七王爷的意思?”徐林问道。

“正是。”

徐林低头思索道,“听闻七王爷对行会之事参与甚多,祁贵妃是七王的母妃,那便应是更多几分把握。”

许昭昭这一晚总算听到了些好消息。

“师父师娘,既是要参与,徒儿定是奔着最好的结果去的。还请师父助我,呈一道标新立异的名菜。”

许昭昭拿出薄册,讲宫宴的菜单给徐林夫妇过目一番。

徐林打开册簿,三人逐一讨论至深夜,终选定了一道菜样。

待许昭昭离开,郭氏道,“我还是觉得心里不踏实,我们可还有什么遗漏没说的?”

徐林安慰道,“放心吧,我当初看中昭昭,就是看中她这份执着,若是奔着一定要有所获的目标,结果总不会太差的。”

翌日,七王府中,萧澈用过早膳便早早坐在堂内查阅卷宗。时不时向堂外望去几眼。

近辰时,许昭昭才来到王府之中。

她走到正堂行礼道,“参见王爷。民女昨夜辗转反侧,终于想到今日这道,先去做给王爷尝尝,再请王爷品评。”

萧澈道,“本王还以为你要知难而退了,如此甚好,便去准备吧。”

许昭昭行至伙房,指挥帮厨摆好食材,分别有三只鸡、一只鸭、干贝一袋,还有数个金丝瓜。

鸡鸭去首尾去爪,放入调料慢火煮起,干贝则入蒸锅,取锅底蒸汁。金丝瓜自中间剖开,去皮取丝备好。

两柱香后,子鸡鸭锅里撇出一半油脂。再两柱香后,兑入干贝的蒸汁。最后加入金丝,小火煮透。

筹备和吊汤用去了大半的时间,待到将菜呈到萧澈的桌前,已近傍晚。

萧澈望着眼前的汤盅,眉头微紧道,“焖鱼翅?这是宫中常有的菜式。”

许昭昭笑道,“民女知晓,但这道菜叫做黄金素鱼翅,并不是真正的鱼翅做的,而是以滋味丰富的汤汁熬煮的金丝瓜瓤。”

萧澈又仔细望向汤盅,捞起一勺凑近鼻尖道,“味道确实鲜美。”

随后将勺子送入口中。许昭昭眼见着萧澈的下巴上下微动,不由攥了攥袖口。

萧澈微微颌首,放下勺柄问道,“为何要选这道素鱼翅?”

许昭昭松开袖口道,“寿宴的餐单民女仔细看过了,食材口味一应俱全,都是宫廷上品。民间的菜式,自是不能与之相论。可既然是寿宴,就不能失了隆重。宫中食味相较民间更为清浅,故这道菜的讲究之处在于吊汤,尽量提炼食材鲜香的风味。而且,金瓜丝瓤与鱼翅的外表和口感十分相似,以浓汤熬煮后可呈其菜色,又不喧其奢华。若售于普通食肆当中,便是百姓也能尝到的宫廷滋味。”

萧澈颌首,“母妃寿宴,若能呈上与民同乐的菜式,再好不过。”

许昭昭松下一口气,嘴角挂出一抹笑意。

萧澈望去一眼,目光停驻。

许昭昭见萧澈盯着自己,便问道,“王爷可还有其他嘱咐?”

萧澈收回目光道,“过几日尚食局要召参与寿宴的各家入宫议事,需做些准备。”

许昭昭称是,马上又问道,“需做哪些准备?”

萧澈未作回应,转而说道,“今日晚膳,可随本王一同往熙春楼。”

许昭昭茫然从命。

祁贵妃宫中,萧玄与贵妃正一同用晚膳。

萧玄见刘章在堂外候着,问道,“你不跟着王爷,怎么在贵妃宫中?”

<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