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逢君

《女扮男装搞基建》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安蕴秀开年计划做得详细,没有方向头绪的众人按着她的规划,该种田种田,该经商经商。眼下修石子路这事也能自主运行了,她便逐渐从这些具体事务中抽身,转而开始统筹照看。

与此同时,“奉山书院”的匾额也已制好。

先前铺垫做得足,这次一放出风声,附近的小孩们几乎全到了,迫不及待要听新故事。安蕴秀拿了一本书放在正前方的房梁上,轻松拿捏一众眼巴巴的小孩。

“我平日里忙,不能一直讲故事,你们要是想听,可以自己从书上读故事。”

“这本书,可是我听过最有趣的故事了!”她一句三叹夸张地道,“要读这个故事,得先认一百个字。这样吧,谁先学会了一百个字,我就把这本书送给谁。”

县里的一所书院效用难以覆盖所有村镇,更重要的是,孩子们自己也没有主动求知的意识。安蕴秀只得继续用故事来吊胃口,待他们认些字通些道理才好继续。

奉山县有六个乡镇,三十多个村子,七千人口,适龄儿童约莫有五百。纵然自己前期做了许久准备工作,可与现实比起来仍是远远不够。七八岁的孩子已经能干不少活儿,即便赚不了银两,也能帮衬家里,因此比起虚无缥缈的读书求学出人头地,不少人家还是希望得些切实的好处。

安蕴秀自知教育之事任重道远,目前还是在转变观念的阶段,故而在安排上考究父母心理,办学不收银两,且每日只需来两个时辰,课程也多以生动有趣的故事为主。这样孩子们喜欢,做父母的便也由着他们去了。

如此安排,简单的书斋倒也办下来了。且随着时间推移,听故事的孩子有增多趋势。就连梅成也会在不忙的时候来蹭个课,坐在后面摇头晃脑地跟着念几个字。

他又恢复了初见时那副流里流气的模样,也不叫小大人了,转而叫她“小先生”。

“小先生今天要讲什么故事?”

安蕴秀蹙眉训他:“放规矩点。”

梅成被训了也不生气,撇嘴笑笑,心道这个贱他必须犯。

他们知县平时不大注重规矩礼仪,可一到书斋就端起来了,总是要特意换一身长衫,绾好头发,提前来这里等着。还说什么进书斋就不能再叫知县叫大人,要叫老师。

他刚准备趁人走到身边时捏腔再喊几声,就见安蕴秀在自己跟前停住脚步,认真道:“你到渡口替我接一个人来,算算时间,这几日就要到了。”

梅成一挑眉:“接谁?”

安蕴秀释然一笑:“同窗。”

自从来到奉山县,各种事情压在身上,她很少想起从前。如今有故人来,连带着勾起些许从前的记忆,安蕴秀记起从前在福利院,自己也是这样懵懂地坐在椅子上,听老师讲不可思议的神话故事;又想起原身兄长安蕴林,小小年纪扒在窗外赶都赶不走,坚定地说自己一定要读书。

再到后来,读书与朝堂有了联系,诸多纠葛中也开始出现自己的身影。如何从临州逃命,如何在会试夺魁,如何小心应付洪家,又如何到了奉山县开始潜心治理、仿佛真的放下了所有一切。

时如白驹过隙,现在的自己,似乎成了个授课的先生。

“蕴林。”

有人在叫自己。

安蕴秀睁开眼睛,周遭孩子们的念字声还在继续,这场景似曾相识,她在这个世界少有的几个友人都是在书院认识的。

转头去寻,门外果真站了个风尘仆仆的人影,一个小包裹似乎就是全部身家,跟自己刚来时一样。

是时元青。

他穿着一身孝衣,面容清减许多,见她看过来时勉强扯出个表情,道:“好久不见。”

自崇文阁一别后,安蕴秀自己身陷漩涡,很少见到时元青。倒是杨新觉跟他往来颇多,年前跟杨新觉往来书信,安蕴秀由此知道了时家的事。

原来,当初出事的京郊田亩竟然跟时家有关,安蕴秀离开京城后,江抒怀很快就查到了时家头上,税制改革双方便以此为博弈棋盘,时元青举族下狱。

后来时大人畏罪自戕,时元青则在杨新觉的奔走声援下保住性命,适逢年末大赦,将一众妇孺释放后,时家变故也算落下了帷幕。只是昔日华灯一朝倾颓,早已今非昔比,罪臣之子又不能入仕,时元青颓靡了一段时间后,杨新觉给他出主意说不如到奉山县去。

于是他便来了。

安蕴秀早在书信中得到了这个消息,眼下终于见到了人,展颜道:“好久不见啊,时兄。”

二人遂一并往回走,路上她主动帮时元青提包袱,有意问候:“听说你年前便出发了,这几个月都在路上?这天寒地冻的,真是辛苦。”

“是啊。”

时元青苦笑:“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他也没想到,父亲为洪大人鞍前马后,自己追随洪天成尽心侍候,整个时家都在替洪家卖命,到最后价值耗尽,居然是被当作弃子推了出来。

更没想到,最终竟然是杨新觉与安蕴林,因着国子监那区区几日的同窗之谊而伸出援手。

“我父亲没有兼并良田,那是洪家的产业,时家只是被推出来的替死鬼!”

这句话他从下狱开始,跟无数人讲了无数遍,到最后,也只有杨新觉跟安蕴林信了。

时元青心里堵得慌,尤其是看到安蕴秀这毫无芥蒂的模样,不由道:“其实你一早就知道,我在国子监那段时日是接了命令要监视你吧?”

安蕴秀笑笑:“难得重逢,不说这些。”

“说吧。”时元青却停下脚步,执拗道,“说吧,蕴林,说了我能好受些。”

听他语气哀戚,安蕴秀也叹了口气:“真要说的话,我只能想起当时我们在国子监门前分别的场景,其实那也是我一路走来少有的静谧时光。”

她神色无比认真道:“我还记得你当初画了一副围炉图,说往后要来蹭饭。我也记得我当时的回答,我说‘你来蹭饭,那必然是管饱的’。”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